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瘗鹤铭刻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瘗鹤铭刻石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焦山碑林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定慧寺宝墨轩碑廊大院碑亭中。原刻于焦山西麓江边崖壁上。宋庆历(1041—1048)六年前后,丹阳子高得之于焦山下,获梁唐四石刻,筑宝墨亭遮护。后陷落江中,宋淳熙中挽出,又遭雷击,石碎为五,崩落江中。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陈鹏年募工捞取,移置山上。乾隆二十二年(1757)砌入定慧寺壁间。后将残石移今址。铭文正书,文左行,88字,末署“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字体厚重高古,萧疏淡远,沉毅中含逸致。就崖书石,行距字数大小俱不整齐,参差错落而有奇趣。用笔情韵飞逸,出入方圆之间,笔势舒长,宽博舒放,点画之间,蕴含草情隶意,为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作品。历来评价极高,宋黄庭坚以为“大字无过《瘗鹤铭》”,“第一断珪残璧,岂非至宝”。其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隋唐以来,为楷书风范,影响很大,金石书籍著录甚多。关于其作者,众说纷纭。宋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以为东晋王羲之(字逸少,山阴人)所书。或以为唐人顾况所书。北宋李石、南宋黄伯思、明代都穆、清代顾炎武、翁方纲等,则以为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所作,至今仍无定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