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略使司之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略使司之印金代官印。现藏辽宁省博物馆。印为铜质,方形,背纽为长方板状,印身7.1×7.12,厚1.75,纽高2.05厘米。印面篆书阳刻“经略使司之印”六字。经略之制,始见于唐。唐代经略使多由节度使兼领,权倾边镇。至宋代经略使多置于边要地区,并常与“安抚使”兼伍,为一路的军政长官。金代经略使,当缘宋制。位兼安抚使之任,应是设于边镇地区有关路、府的军政长官。馆藏“经略使司之印”,以其发现地辽南而论,应是金代东京所属的曷苏馆诸路经略和安抚女真诸部的衙署官印。 经略使司之印及背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