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罩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罩甲zhàojiǎ也称“齐肩”。一种外褂。以纱罗纻丝为之,圆领短袖(或无袖),下长过膝。穿时罩在窄袖衣外,明清时广为服用。原为明代创制的一种戎服,其制始于明武宗时。相传明武宗尚武,于宫内组织团营,令宦官练习骑射,以罩甲为戎服。所著罩甲皆用黄色,上绣甲纹;衣式一般采用对襟,下长至胯,以便乘马时脱卸。自明正德年间,巡狩、督饷、侍郎、巡抚、都御史等都可服此罩甲。内官穿窄袖衣外穿罩甲,且有织金绣者。后渐为民间效仿,不仅士大夫,一般市民亦服之。明代罩甲可分为有两种:一种为对襟者,一般军民步卒等不准服用,惟骑马者可服;一种为非对襟者,士大夫等均可服之。但紫花罩甲则不准着。黄色罩甲为军人所服。清代,其短小者曰马甲、坎肩,而长大者曰褂、外套。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一九:“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有织就金甲者,有纯绣、洒绣、透风纱不等。”方以智《通雅》卷三六:“戎衣有罩甲,所谓重衣在上而短者,前似袿衣,或肩有袖至臂臑而止,今曰齐肩,边关号曰䙃裸,又谓之褂子。”清顾炎武《日知录·对襟衣》:“今之罩甲,即对襟衣也。《戒庵漫笔》云,罩甲之制,比甲稍长,比袄减短,正德间创自武宗,近日士大夫有服者。”《明武宗外记》:“时诸军悉衣黄罩甲,中外化之,虽金绯锦绮,亦必加罩甲于上,市井细民,无不效其制,号时世装……其后巡狩所经,虽督饷侍郎,巡抚都御史,无不衣罩甲见上者。”恽敬《大云山房杂记》卷一:“按半臂、半袖,减其袖耳……《明史·舆服志》:从幸服罩甲。其制即今大褂减袖。”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三:“今人称外套亦曰罩甲。按罩甲之制,比甲则长,比披袄则短。创自明武宗,前朝士大夫亦有服之者。” 穿罩甲提督 罩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