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膀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膀胱pangguang贮存尿的肌性囊袋,其大小、形状、位置及壁的厚薄均随充盈程度、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膀胱在空虚时呈锥体形,顶端细小,朝向前上方,称膀胱顶。底部膨大,朝向后下方,称为膀胱底。顶和底之间称为膀胱体。成年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内,空虚时膀胱顶不超过耻骨联合的上缘。充盈时,则可高出耻骨联合的上缘。膀胱内面粘膜柔软且厚,淡红色,在空虚时呈现许多皱裂。在膀胱底部有左、右输尿管的开口,和一 个尿道开口。膀胱的机能是暂时贮存尿,当贮量达一定程度,通过排尿反射,尿从尿道排出。 膀胱urinary bladder六腑之一。又名脬、尿胞。位于腹后部, 是水液汇聚之所, 有的古籍中称为“州都之官、津液之腑”。《黄帝内经·素问》:“膀胱者, 州都 (原指水中小陆地, 这里引申为水液汇集之处。)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司牧安骥集》“王良先师天地五脏论”:“膀胱为津液之腑。”其主要功能是贮留水液, 经气化后排出体外。水液经肾分清别浊后,剩余部分经肾阳气化而成为尿液,流注膀胱, 贮留到一定量时, 引起排尿动作, 而将其排出体外。膀胱的这一功能须在肾阳的配合下才能正常发挥, 故肾阳不足, 膀胱功能减弱, 均会引起尿频、尿闭、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 膀胱pangguang贮存和排出尿液的器官(见图)。位于盆腔前方,空虚时呈锥体形,充满时为卵圆形,底部有左右输尿管入口,接受尿液,下端有通向尿道的出口。成年人膀胱可贮存350~500毫升尿液,最高可达1 000多毫升。膀胱壁上有逼尿肌,逼尿肌收缩使膀胱内压升高,压迫尿由尿道排出。膀胱无尿时,腔内压近于零,随尿量逐渐增加,膀胱内腔渐渐膨大,在贮尿量大于400毫升即引起尿意,在适宜的环境下将尿液排出体外。 泌尿系统 膀胱Pang guang中空的肌性囊,位于盆腔中。在底部有三个开口,即尿道口,左、右输尿管口。膀胱壁中的平滑肌,称逼尿肌,尿道口处有膀胱括约肌。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排出尿液。肾生成的尿是连续不断的,尿经输尿管不断地进入膀胱。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刺激了膀胱壁上的感受器,冲动沿传入神经至脊髓初级排尿中枢,而且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再经传出神经使逼尿肌收缩,膀胱括约肌和尿道括约肌舒张,引起排尿。排尿过程是受意识控制的反射活动,当大脑皮层产生排尿欲,而无机会排尿时,排尿活动可被抑制。成年人对排尿过程控制力较高,可在无合适场合时,主动憋尿;也可在无尿意时,有意识地排尿;还可随意中止排尿活动。但憋尿是有限度的,膀胱充盈超过一定限度,仍不能排尿时,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感觉。 膀胱贮存尿液的囊状器官。容量平均约300—500毫升。位于骨盆前及腹膜之外,膀胱底部接输尿管,颈部为尿道内口,它接收来自两侧输尿管的尿液,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壁肌肉收缩,尿道括约肌松弛,尿液则排出。 膀胱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贮藏水液,经过气化后排出小便。有“州都之官”之称。足太阳膀胱经络于肾,与肾相表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膀胱贮尿的囊状器官。人的膀胱位于盆腔内。膀胱排空时呈三棱锥体形,尖端(颈部)向上与耻骨联合相邻,底向后下方与直肠(女子为子宫和阴道)相邻,颈和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底有左右输尿管入口;颈部有出口,通尿道。膀胱的大小、形状和壁的厚薄与含尿量有关。成年人容量约为350~500毫升,最大可达800毫升。通常膀胱贮尿量达350~400毫升便产生尿意。儿童膀胱的容量较小;老年人由于膀胱肌肉张力下降,所以容量较大。膀胱由三层组成,内层为粘膜层,由变移上皮和固有膜构成,排尿后粘膜上形成很多不恒定的皱襞;中层为平滑肌,分内纵、中环、外纵三层,其中的环形肌在尿道内口增厚,形成括约肌;外层大部分是纤维膜,只有底部是浆膜。 膀胱urocyst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囊状器官。脊椎动物的膀胱分为3种类型: 膀胱储存尿液的器官。一般成人的膀胱平均容量为350~500 mL,最大容量可达800 mL。新生儿的膀胱容量约为成人的1/10。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