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舌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舌苔

中医诊法名词。即附在舌体表面的一层苔状物。又名“舌胎”。中医认为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而成的,而五脏六腑又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的情况。望舌苔是舌诊的主要内容,具体又可分为望苔色与望苔质。正常的舌有一层薄白苔。苔色白为寒,黄为热,焦黄为热甚。外感初起,舌苔仍为薄苔,随着邪气由表入里,舌苔由薄变厚。舌苔的润燥可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苔滑利,多有寒湿,或水饮内停。苔干燥,多因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所致。舌如镜面而无苔,是胃气将绝的征兆。此外,舌苔腐腻、剥落等,亦各有诊断意义。

舌苔

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观察舌苔的颜色、津液、厚薄、形状和分布等,可辨别病邪的性质、深浅,胃气和津液的存亡。望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两方面,是舌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常舌面上有薄白苔,由胃气所生。

舌苔

舌苔是舌表面上所生的一层苔状物质。正常人的舌苔应该是薄而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色。舌苔是脏腑气血功能的一面镜子,通过看舌苔可以诊断疾病,它包括看苔色和看苔质两部分。一般来说:白苔多为病邪在表或是寒症;黄苔是热邪入里,病在气分;灰黑苔为病入三阴,多为危重症;苔色由白而黄,由黄而黑,是病在进展,病情渐重;苔色由黑而黄,由黄而白,是病邪渐退,日趋好转。苔质主要包括舌苔的厚薄、润燥、腻腐、剥脱、有根无根等变化。薄苔多为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是病邪入里,病情较重;苔由薄而厚,表示病情由轻转重,由表及里;苔由厚而薄,表示病情由重变轻,由里出表。润苔是津液未伤,或水湿内停;燥苔是热邪伤津,或津液亏耗。腻苔多见于湿浊、痰饮、食积等病症;腐苔则见于阳热有余之症。舌上原有苔,现局部或全部消失者叫剥脱。厚苔骤然剥脱,是邪热内陷,病情转凶。薄苔均匀紧贴舌面,厚苔则四周有薄苔与舌质相连,紧贴舌上的,叫有根舌苔。其薄者为正常苔,其厚者为邪气盛。若厚苔一片,四周洁净,似涂在舌上,刮之即去的,叫无根舌苔,其无论厚薄均表示正气衰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