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荔枝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02 荔枝谱北宋书法家蔡襄撰。成书于1059年。书分7篇。记述福建荔枝的品种32个。内容有品种、性状、产地、栽培、加工、贮藏方法等。为我国现存最早之荔枝专著。在此之前有宋初郑熊的《广中荔枝谱》,但书已失传。此外还有明宋珏的和曹蕃的《荔枝谱》、屠本畯的《闽中荔枝谱》、邓庆采的《闽中荔枝通谱》,清陈鼎的《荔枝谱》、吴应逵的《岭南荔枝谱》等十余种。 《荔枝谱》Manual of Litchi Growing记述福建荔枝的最早专书。作者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官至端明殿学士。谱末署有“嘉祐四年(1059)岁次己亥秋八月二十四日莆阳襄述”之语,谱为是年作。蔡襄生于荔枝之乡,又“再临泉福二郡,十年往返,道由乡国”。故谱中介绍,较为详实,是研究荔枝栽培史的重要资料。谱分七篇。第一篇述福建荔枝的故实及作此谱之由;第二篇述兴化人重陈紫之况及陈紫果实的特点;第三篇述福州产荔之盛及远销之情;第四篇述荔枝用途;第五篇述栽培之法;第六篇述贮藏加工方法;第七篇录荔枝品种32个,每种载其产地及果之特点。此谱本有图,其图明代犹存,今不可见。以《蔡忠惠集》所收为最早,收入丛书的很多,也有单行本。 《荔枝谱》Monograph on Litchi中国古代荔枝专著。现存的《荔枝谱》有10部之多, 其中蔡襄(1012~1067年)撰写的《荔枝谱》是中国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荔枝专著。蔡襄,字君漠,福建莆阳(今莆田)人,北宋进士, 曾两次任福州知州, 在任内关心农业生产。福建在当时已是荔枝的名产区, 尤以福州出产最多。作者有感于福建荔枝列品虽高,而寂寥无纪,而于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写成《荔枝谱》。全书分为7篇。前6篇叙述当时福建各地荔枝的栽培盛况, 以及栽培技术、加工、运销等; 第7篇记述当时福建栽培的荔枝品种共32个, 篇幅约占全书之半。所记荔枝品种中有些(如陈紫等)至今仍有栽培。蔡襄之后, 明代的徐𤊹、宋珏、曹蕃、邓庆寀等撰写的《荔枝谱》和吴载鳌撰写的《记荔枝》等, 都是记述福建荔枝栽培的专著。清代,专门记述福建荔枝栽培的有林嗣环的《荔枝话》和陈定国的《荔谱》; 还有陈鼎《荔枝谱》和吴应逵《岭南荔枝谱》, 前者记述福建、广东、广西和四川四省(自治区)的荔枝品种, 后者是关于广东荔枝栽培的专著。 荔枝谱北宋蔡襄撰。记述了福建出产的三十二个荔枝品种及其产地、栽培、加工贮藏的方法、服食护养应注意的事项,是一部关于荔枝的著名专著。 荔枝谱古代果树栽培学专著。宋蔡襄撰。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天圣进士。庆历年间,知谏院。后任福建转运使、知制诰、知开封府、福州,政绩显著。知泉州时主持建造著名的万安桥,桥长三百六十丈。后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晚年知杭州。卒追谥忠惠。蔡襄工书法,为“宋四家”之一。除《荔枝谱》外,著有《茶录》、《蔡忠惠集》等。 荔枝谱❶(宋)蔡襄撰。1卷。论述福建荔枝的品种、产地及栽培、加工、贮藏等方法。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荔枝专著。有《从书集成》本通行。 荔枝谱中国最早的荔枝专书。作者蔡襄(1012—1067),福建人。成书于嘉祐四年(1059年)。全书共7篇,记述荔枝的栽培、加工、贮存等。 《荔枝谱》Manual of Litchi Growing中国古代荔枝专著。同名书有三部。 荔枝谱一卷。宋蔡襄 (详见 《茶录》) 撰。《荔枝谱》主要记叙闽中荔枝。全书共七篇。第一为原始末。主要叙述荔枝产地,荔枝是历代时鲜果品,常常进贡朝廷,而闽中荔枝最优。第二标尤异。主要叙述闽中兴化军陈紫荔枝,色、香、味自拔其类,为天下第一。第三志贾鬻。主要记叙荔枝之珍贵,经营者获利之多。第四明服食。主要记叙荔枝的药用功效。第五慎护养。主要记叙如何保养荔枝树。第六时法制。主要记叙用不同方法制成不同的食品。第七别种类。主要记叙荔枝的品类,记陈紫以下三十二品。为荔枝作谱始于蔡襄,叙述详备,文字雅洁,很受时人重视。现存 《百川学海》本、《说郛》本、明汪氏刊本、端明集本、邓道协 《荔枝通谱》本、闽中石刻手迹本、《四库全书》本、《艺圃搜奇》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