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裕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裕谦1793?—1841清朝大臣。原名裕泰,字鲁山,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族人。嘉庆进士。曾任知府、按察伎等职。道光十九年(1839年),擢江苏巡抚。次年署两江总督,反对妥协,力主收复定海,奏请添铸火炮,加强江苏沿海防御,支持陈化成在吴淞备战。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初,受命为钦差大臣赴浙江整顿海防。反对伊里布卖国政策,揭露琦善“弛备损威”,“遣例擅权”,多次请求起用已被革职的林则徐,未得道光帝批准。同年八月十七(10月1日)英军再陷定海,继攻镇海,他集众誓师,率四千人防守,亲自督战。但因余步云贪生怕死不战而逃,虽总兵谢朝恩英勇奋战,镇海终失陷。他悲愤投水殉难。 裕谦1793—1841蒙古族,原名裕泰,字鲁山,清代抵御外侵的民族英雄。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礼部主事,道光二十年(1839)调任布政使,暂代巡抚之职,不久实授。鸦片战争前,在湖北、江苏任职期间,察访吏治,抑制豪强,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济贫,深得民心。1841年8月,英帝国主义进攻定海,裕谦代任两江总督,亲自指挥定海三总兵率兵5000余死守定海,并登舰督战,与侵略军血战六昼夜,后因寡不敌众,定海陷落,英勇就义。他是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官员牺牲的最高职务的将领。著有《勉益斋续存稿》、《裕靖节公遗书》。 裕谦1793—1841内蒙古察哈尔镶黄旗(今属锡林郭勒盟)人。蒙古博罗忒氏。原名裕泰, 字鲁山(一作珊), 号舒亭。出身官僚世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员外郎, 湖北荆州知府, 武昌荆宜施道, 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在湖北、江苏任上,力行查禁鸦片,筹办海防。1840年(道光二十年)8月英军攻陷浙江定海后, 疏劾投降派琦善, 力主规复。1841年9月,指挥三镇将士与再度进犯定海的英军奋战六昼夜, 歼敌千余人。10月1日,英军再次攻陷定海后, 率四千兵防守镇海,亲自登城督战,后因主将浙江提督余步云溃逃,总兵谢朝恩战死,镇海失陷,悲愤投“頖池”殉难。著有《勉益斋偶存稿》、《勉益斋续存稿》等, 后人辑为《裕靖节公遗书》。 裕谦1793—1841字鲁山,又字衣谷,号舒亭。姓博罗忒氏,原名裕泰,镶黄旗蒙古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进士。历任荆州、武昌知府、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职。道光十八年 (1838),支持禁止鸦片。二十年英军陷定海,赴宝山、上海筹防,加强沿海防御。疏陈规复定海之策,反对伊里布妥协卖国主张,上书奏劾琦善“弛备损威”、“违例擅权”等罪行。次年,任钦差大臣赴浙江办理军务,调集兵员,严守要隘。是年夏秋间,璞鼎查率舰队北犯,攻陷定海,继攻镇海,乃亲率军登城督战。浙江提督余步云要求对英军“暂事羁縻”,遭其拒绝,随后当众表明 “忠义事大,此志不可夺”。镇海失陷,悲愤投泮池殉难。谥靖节。著有 《裕靖节公遗书》、《勉益斋偶存稿》、《勉益斋续存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