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裴松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8 裴松之372—451史学家。字世期,东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历任尚书祠部郎、国子博士等职。刘宋时,历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太中大夫等职。429年,宋文帝以陈寿《三国志》失于简略,命松之为之作注。松之博采群书140余种,对《三国志》进行“补其缺漏”、“条其同异”、“正其谬误”、“论其得失”,注文比正文多出3倍,开创了注史新例,另有著作《晋纪》等五种,皆已亡佚。其子裴骃,亦善注史,有《史记集解》行于世。 裴松之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任中书侍郎、永嘉太守等职。奉文帝命为陈寿《三国志》作注。博采群书200种,注文多出原书3倍,随处补缺、纠谬、录异、论辨,开创了史注新例。另著有《晋记》、《宋元嘉起居注》等。 裴松之372~451南朝宋史学家。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人。士族出身。曾任国子博士、永嘉太守等职。元嘉六年(429年),宋文帝使注晋陈寿《三国志》。遂博采群书140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辩等为宗旨,注文较正文多出3倍,开创了作注的新例,保存了大量史料。另著有《晋纪》和文论。其子裴駰,也以注史著称,有《史记集解》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