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贸易自由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贸易自由化Trade Liberalization国际上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的一种运动。根据自由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允许商品自由输入和输出,会使世界及各国的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生产和消费增加,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但是,事实上各国出于本国利益以及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往往采取各种的关税及非关税的贸易政策,设置贸易壁垒,妨碍自由贸易。18世纪后半期英国产业革命成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力倡自由贸易,摒弃限制贸易的重商主义思想。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法案 (ReciprocalTrade Agreement Act)。此后,美国根据该法案推行贸易自由化,至1947年,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减至1934年的1/2。1947~1948年,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的贸易及就业国际会议设立国际贸易组织,其功能在于增进国际贸易,解决贸易纠纷,协调贸易纠纷及促进贸易自由化。由于该组织涉及范围太广,因而没有得到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一致赞同,经过各国再度协商,终于成立另一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各成员国 (或地区) 之间举行过多次的多边贸易谈判,其中以1964~1967年在日内瓦举行的 “肯尼迪回合” 以及1973~1979年在东京进行的 “东京回合”较为著名,成就卓著。196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达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关税安排,即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GSP)。自此以后,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贸易谈判在联合国贸易及发展会议中进行,而一般的多边贸易谈判则在关贸总协定下进行。在各国致力于消除贸易障碍、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努力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国际贸易空前扩大。1986年在乌拉圭举行的各缔约国贸易部长会议决定发起第8轮多边贸易谈判,称为 “乌拉圭回合”(Uruguay Round)。乌拉圭回合的主要目标在于进一步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削减非关税壁垒,开放劳务贸易,排除农产品贸易障碍,保障知识产权及放宽国外直接投资等。经过历时7年多漫长而艰难的谈判,1993年12月 15日终于达成《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并宣布于1995年 1 月 1 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临时性质的关贸总协定。澳门自1845年由葡萄牙女王宣布为自由贸易港以来,一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即将在1999年12月20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更保障其自由港地位至少50年不变。澳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当地的出口加工业具有大进大出、对外依赖过重的特点,因此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走向将对澳门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