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20 越

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名。亦称百越、百粤。部落众多,秦汉前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秦汉以后部分与汉人同化,部分与今布依、壮、侗、傣、黎等西南及东南少数民族有渊源关系。主事农耕、渔猎。崇信鸡卜。有纹身、行悬棺葬等习俗。

国名。春秋时诸侯国之一。《汉语大字典·越》: “古国名。春秋十四列国之一,亦称於越。姒姓。建都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并向北扩展,称为霸主。疆域有今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地区,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江西省东部和浙江省北部。战国时国力衰弱,约在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古国名。亦称于越。姒姓。相传始祖是夏王朝少康的庶子无余。都城在会稽 (今浙江绍兴)。春秋时期屡与吴国交战,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与吴在夫椒 (今江苏吴县西南) 大战,惨败。退保会稽,屈辱求和,入臣于吴。回国后,卧薪尝胆,刻苦图强,任用范蠡、文种等大臣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于前473年攻灭吴国,并在徐州 (今山东滕县南) 大会诸侯,成为霸主。其疆域约自今山东的琅邪台起,沿海而南,有苏北运河以东地区和苏南全部、安徽皖南地区、江西东部以及浙江的北半部。进入战国时期,国势渐衰,宫室内乱。楚怀王派大臣昭滑到越宫廷活动了五年,至前306年,乘越内乱,终于灭了越国,置江东郡。

又作“百越”、“百粤”。中国古代民族。春秋晚期在江浙一带建立越国,向周朝贡。战国时臣服于楚。秦汉时泛指南方各族为百越。三国时逐渐被汉族同化。

或作粤。中国南方百越族群的总称。春秋至秦汉时称越,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汉书·地理志》:“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东南沿海之越人,史称东越或东瓯,秦汉时或迁移江淮间,或滨于江南海上,多融入汉族;岭南地区之越人,称为西越或西瓯,以稻作、冶铸、舟楫水行著称,生活中有不火食、住干栏、断发文身、凿牙饰齿、行岩洞葬等习俗。

见“百越”(372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