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转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转语(1)训诂学术语,也叫“语转”“声转”。因时间、地点不同或其他原因而发生音变的词。如《方言》卷十:“㷄(hui),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𤈦(hui),火也。”这里说“㷄”“𤈦”都是“火”的方言音变而形成的词。(2)语法学术语。在古汉语里指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如《汉书(高帝纪》:“吕后问曰:‘陛下百岁后,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知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淇《助字辨略》卷二:“诸‘然’字,并转语也。”《汉书》这段话所用的三个“然”字,《助字辨略》解释为“转语”,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转折连词”,相当“然而”“但是”。 转语(清)戴震著。20章。为探求语源之作。书已不传。《戴东原集》有《转语二十章序》。 转语又称“语之转”。指因时、地不同而语音有转变的同一个词的变体。如《方言》卷三:“庸谓之倯,转语也”。又卷十一:“蝇,东齐谓之羊,陈楚之间谓之蝇,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羊。”郭璞注:“此亦转语耳。” 转语书名。廖海廷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本书以声为经,以义为纬,先立一本字为主,将同声同义字共贯一处,分立近450个条目,见之于目录者约有3500多字或词,未及收入目录而文内衍生或引申之字又有1000多。它继承王氏因声求义之法,对联绵词、复合词和单音词进行释训,利用转语对语言文字予以深入地探索,这对于研究汉语发展史、词汇发展史和词汇学有重要价值,成为一部词源探求的学术专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