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驿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驿运古代官办的交通运输组织。四川驿运始于西汉。汉时蜀道五里一邮 (供应食宿和车马的驿站),十里一亭 (供官员食宿的地方),三十里置驿(备有驿卒、驿马,为官员提供食宿)。汉时驿运工具主要是车马。蜀汉建兴九年 (231年),诸葛亮出围祁山,始创木牛 (独轮车) 运粮。唐代四川驿运渐趋完备,各驿均配驿长和驿夫,车马多寡按事务繁简而定。由于唐玄宗破例驿运荔枝,自此,所有驿运均可运物,并准私人在驿道沿线开设旅馆。元朝四川设陆路驿站48处,明代陆驿增至83处,清代减少到51处。驿站备有骡马,大站40匹~60匹,小站10匹~15匹; 人员夫役有驿夫、马夫、扛抬夫等。在清邮政开办后,驿运逐步被邮政局取代,清宣统三年 (1911年),邮传部下令将驿站一律裁撤。民国29年 (1940年) 10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成立四川省驿运管理处,组织全省人、畜力为战时运输服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