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鸿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鸿沟古运河名。约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北,又东经开封北,折而南经通许东、太康西,至淮阳东南入颖水。连接济、濮、汴、睢、颖、涡、汝、泗、菏等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 东面是楚,西面是汉。 鸿沟战国魏惠王时为沟通黄河与颍水而开凿的人工渠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今中牟北、开封北,折向南经通许东、太康西、淮阳东南入颍水。联结济水、汴水、睢水、泗水等,形成了黄淮平原的水道交通网。楚、汉之争,项羽、刘邦约定以此为界,西属汉刘邦,东属楚项羽。汉代以后改称“狼汤渠”,东汉以后渐趋淤塞。 鸿沟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显王九年(前360年)开始兴建,修成后,秦汉、魏、晋、南北朝都通航运输,成为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又称 “狼荡渠” 。它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至淮阴,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蔡)水通淮河。鸿沟通淮河的通道还有,在开封东分水入汳(古汴水),又南东分水入睢水、 (涣)水, 皆可入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直达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隋代开通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遂湮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