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世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世说

分类:【文化精萃】

三世即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儒家公羊学派关于历史进化的一种理论。西汉董仲舒把《春秋》所记载的鲁国12世分为三段,即“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近代康有为发挥了“三世说”的理论,把“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分别指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产主义。他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据乱世”,西方国家则已进入“升平世”,因此,必当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制。

春秋公羊派的历史时代学说。《公羊传》传者把《春秋》所记二百四十二年历史分为“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三阶段。“所见世”指《春秋》作者亲见的历史阶段;“所闻世”指《春秋》作者听到亲见者所述的历史阶段;“所传闻世”指所闻世以前的历史阶段。《春秋公羊传》卷一:“公子益师卒,何以不日? 远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东汉何休进而提出,《春秋》书中的昭公、定公、哀公时代为“所见者”,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时代为“所闻者”,隐公、恒公、庄公、闵公、僖公时代为“所传闻者”。并且认为,《春秋》一书对于三个时代史事的记述详略不同,愈往后,记事的范围愈广,记事愈详,这体现着孔子编著《春秋》的目的。“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襄乱之中,用心尚粗鱼,故其内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春秋公羊传解诂》卷一)何休认为这也是《春秋》太义之一。清末康有为把《公羊传》的三世说与《礼记?礼适》的“大同”、“小康”之说结合,推演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之道)、太平世(大同之道)之说,认为三世递进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共同规律。又定当时中国所处阶段为据乱世,西方各国所处阶段为升平世。从而作为学习西方、维新变法的根据。提出“异日大地大小远近如一”(《大同书》),共同进入太平世的世界大同理想。

汉儒公羊学派关于历史演变的思想学说。见于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于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粗,故内其国而外诸夏”;“于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该书卷一)“衰乱”、“升平”、“太平”为三世,何氏言“三科九旨”之第一科,即“张三世”。清末今文经学家康有为,结合《礼记?礼运》的“小康”“大同”说,乃以“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为历史逐渐进化,最终走向“大同之世”的必经阶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