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房一照壁木楞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三房一照壁木楞子

分类:【风俗文化】

聚居于云南丽江城镇和坎区的纳西族住宅,皆以木石为结构的瓦房,即三房一照壁住宅。三房一照壁即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于正房,前面有一照壁,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加上深度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的结构,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非垂直砌筑,而是向内作适当倾斜,加强了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四周围墙,均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设“漏窗”。房檐外伸,避免木板雨淋,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钉上裙板,俗称风火墙。为使房屋显得美观,又加设栏杆,做成走廊形式。垂鱼板既保护横梁,也起装饰作用。

永宁山区盛产木材,房屋建筑均为木质结构,山墙用圆木或方木垒成,房顶用木板覆盖。坚固耐震。俗称木楞子。一般家庭造两栋房屋,即正房和畜厩。富有人家,还要建一栋正房和一栋喇嘛专用经堂,组成一个院落。正房由主室、上室、下室、后室、仓库组成。主室为全家人活动中心,有火塘,供烧饭、取暖用。火塘周围的木板地铺,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之固定睡处,也是用餐、议事、宗教祭祀、接待客人之地。木板地铺上有两根支撑正房的木柱,右边称女柱,左边一根称男柱。正房的上室是老年男子住室。下室与仓库相连,放置碓、磨和灶。后室,平时放杂物,有人去世,则用做停放尸体。畜厩分上下两层,下层关家畜,上层放饲料。有的用木板再隔一二间房,作为妇女接待男阿注之地。居住两层楼房的,楼下放农具,楼上隔成三四个小房间,每间十来平方米,是青壮年妇女接待男阿注的卧室。青壮年妇女,每人都占有一间,这种小房间间数与家中青壮年妇女人数相等。每个小间中,均有一个火塘,主人的衣物、卧具、茶具亦放在这里。青壮年男子晚上都去阿注家过夜,自己家没有特定的居室。如不去走访女阿注,则同年老的舅舅一起住,或宿于畜厩上层的草楼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