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四清真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东四清真寺

分类:【传统文化】

伊斯兰教寺院。在北京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初建于元至正六年 (1356)。明正统十二年(1447) 恩准敕修,当时任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的穆斯林陈友捐资重建。景泰元年 (1450) 明代宗御题清真寺。又名法明寺。是北京建筑较早,规模宏大,建筑华丽的清真寺。是明代敕建四大清真寺之一。主要建筑有礼拜殿、南北讲堂、水房和图书馆等,占地1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礼拜殿富丽堂皇,雕梁画栋,三座拱门上刻有库法体《古兰经》经文,字体凝重秀劲,刻工精湛。殿后的窑殿为无梁穹窿顶结构,前置敏拜尔。殿堂宽敞便于众多穆斯林教徒礼拜、聚礼和节日会礼。院内树木葱茏,环境十分幽雅。寺内收藏文物图书甚丰,有原宣礼楼的大圆铜顶; 万历七年 (1579) 的 《清真法明百字圣号》碑,碑阳刻的是汉文,记叙穆罕默德事迹,碑阴刻阿拉伯文和汉文 “理本无极” 四字; 有明代烧造的 “清真言” 瓷牌及各种版本的 《古兰经》,其中有一部元代手抄本,文字工整清秀,保存完好。东四清真寺现在是北京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

在东城区东四南大街。为北京最大、最古老和修建最好的清真寺之一。始建于元至正六年(1356年),传说宋元期间有筛海尊默哇默定的第三子筛海撒那定在北京东城建立清真寺,另一说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由明代后军都督同知陈友捐建,景泰元年(1450年)由明代宗敕题“清真寺”门额。今寺为民国九年(1920年)改建,寺内主要建筑有礼拜殿、南北讲堂、水房和图书馆。礼拜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三座拱门刻有库法体《古兰经》文,字体劲健,刻工精美。今寺内珍藏有明万历七年(1579年)清真法明万字圣号碑、明代烘制的“清真言”瓷牌和元代手抄本等伊斯兰教重要文物。为北京伊斯兰教协会会址和中外穆斯林礼拜与节日会礼的场所。

位于东四南大街。又名法明寺。元至正六年(1346)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重修。主要建筑有大殿、南北讲堂、水房、图书馆等,占地万余平方米。大殿为礼拜处,雕梁画栋,兼有阿拉伯及明代建筑风格,三座拱门上刻有《古兰经》。北墙下陈列有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所建宣礼楼(已毁)上的圆铜顶,南墙下立万历七年(1579)刻清真法明百字圣号碑。寺内收藏有多种版本的《古兰经》,其中元代手抄本尤为珍贵。

又名“法明寺”。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在北京东城区东四南大街。元至正六年(1356)初建, 明正统十二年(1447)后军都督同知穆斯林陈友重建。明代宗朱祁钰曾?题“清真寺”,故有“官寺”之称。主体建筑为礼拜大殿,后部窑殿为无梁穹窿顶结构, 殿内雕梁画栋, 横梁及门楣均刻阿拉伯文库法体经文,笔法苍劲有力;顶部中心有藻井装饰, 为中国传统建筑技法。寺内收藏文物、图书丰富,其中成化二十二年(1486)原宣礼楼上的铜顶, 万历七年(1579)清真法明寺百字圣号碑, 以及元延钓五年(1318)手抄本《古兰经》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