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主客相见先行礼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主客相见先行礼

分类:【风俗文化】

汉族是个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的民族,人们相见为了表示敬意,总要行礼,曰“见面礼”; 即使是书信往来,因 “见字如晤面”,也要以文字转述出自己所要行的 “见面礼”。

行礼的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交场合和不同的交往对象之中是有所不同的。在古代,常见的见面礼节有稽首、顿首、空首、拱手、作揖和鞠躬等,女子则有手拜和道万福。到了近代,则又有了握手和拥抱。

稽首,是一种以下对上的大礼,一般用于大臣对国君。其行礼方式是,施礼者跪拜在地上,叩头至地面,并作较长时间的停留,以表示恭敬。贾公彦注疏《周礼》说:

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尚书?舜典传》也说:

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之战”曰:

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这里是企图偷袭别国而遭失败,反被晋国所俘的秦将,在向晋国国君谢罪,所以要用稽首之礼。

顿首,其行礼方式是跪拜在地上,引头至地,只作短暂的接触,就立即举起。由于顿首时头触地面的时间较短,所以在古代的拜礼中是较轻的一种,适用于地位相等或平辈间交往时的施拜。

空首,则是跪在地上,两手拱至地,然后引首至手的一种跪拜礼。因为跪拜时头并没有真正碰到地面,故曰空首。这是一种以上对下的拜礼,一般多见于国君签拜臣下。

稽首、顿首和空首,都属于跪拜礼,上古时曾颇为流行,如《周礼?春官》就有记载曰: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

后来,稽首和顿首则被忆信所吸收,成了一种书面的敬语。旧时写信,若写给长辈,一般在开头就用 “某某稽首”; 若写给平辈,则在开头就用 “某某顿首”。有的则以 “某某稽首”和 “某某顿首”作具结。在古代的书信中,“某某稽首”或“某某顿首”的意思,大体相当于现代的问候语: “某某向您问好、致敬”,表示礼貌。南朝梁代丘迟的 《与陈伯之书》则在开头和结尾处都用了 “顿首”这一敬语,其开头曰: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结尾处又曰: “丘迟顿首”。

此外,在汉代还非常流行一种名为“长跪”的拜礼。长跪,就是耸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紧靠后跟; 伸腰及股而两膝柱地为跪;挺直腰板以示敬意和庄重,则为长跪,《史记?留侯世家》中记曰: “因长跪履之。”

手拜,则是古代女子的一种跪拜礼。跪下以后,两手先点地再抬起拱合,同时低头至手,以示恭敬。据《礼记?少仪》记载:

妇人吉事,虽有君赐,肃拜; 为尸坐,则不手拜、肃拜。

古代的相见礼节中,除了跪拜礼外,还有拱手、作揖和鞠躬等。

拱手,即双手合抱,举在胸前作拱状。拱手礼初始的发源大概是模仿带手枷的奴隶,意思是愿意做对方的奴仆,听便驱使,以示恭敬和谦卑。《论语?微子》 中曾提到: “子路拱而立之。”

后世,因为行拱手礼时,常常伴之以屈身,所以又称此礼为“作揖”。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则称“长揖”。《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郦生不拜,长揖。”

鞠躬,其行礼方式为: 双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中记载: “来至山神殿前,鞠躬唱喏。”可见鞠躬之礼早在古代就已流行。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宣布取消跪拜之礼,而代之以鞠躬,该礼便在社交场合中得以广泛盛行。现在,仍在某些重大礼仪活动中施行。

道万福,是古代女子除“手拜”外的一种见面礼节。行礼时,双手手指相加,放在左腰侧,弯腰屈身,同时伴以口道“万福”,以示敬意。该礼在宋代已经盛行,直到清代依然流行不衰,是我国古代诸多见面礼节中较常见的一种。清代翟灏在《通俗篇?祝诵》中说:

王广津宫词:“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盖万福之言,宋时已经盛行。

到了现代,人们相见时的礼节,最流行的要算握手了。

握手,通常是双方伸出右手相握。紧紧相握,屡屡不止者,表示双方情谊深厚;轻轻一握,则表示交情一般。握手的礼节,据传起自原始社会,那时,人们常手拿石块、棍棒为武器,以此防身。如果遇到陌生人,彼此没有恶意,就放下武器,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摸手的习惯沿袭下来,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就成了现在表示友好的相见礼节。

握手,在社交场合中,还有许多讲究: 男士与女子握手,应让女子先伸手,轻握片刻即可,否则便为失礼; 与长辈握手,得等长辈先伸手; 与平辈握手,则不论谁先伸手都可以; 握手前若带着手套,则必须脱下手套后方可伸手相握,否则是很不礼貌的,如此等等。

如果是几十年不见的老朋友邂逅相遇,仅靠握手尚不能尽兴尽致地表达欣喜、激动之情,此时,人们就会选择“拥抱”之礼。

拥抱,是近代以来从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相见之礼,在外交界、知识界用得较多,而在一般的劳动群众,尤其是在农村则是较少见到的。不过,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发展,拥抱之礼在普通劳动群众中使用频率也日趋增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