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鸦叫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乌鸦叫凶分类:【传统文化】 动物凶兆。汉、苗、水、壮等民族民间俗信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视乌为凶鸟,及闻其音为不祥之兆,自古有之。《史记?周本纪》云,武王率八百诸侯渡河伐纣,“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武王曰:‘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及还师归。”郑玄注目:“乌是孝鸟”。出师闻孝鸟之音,乃天意不允。故班师回朝。《隋书?炀帝纪}亦有此鸟落于炀帝幄帐之上,驱而不走,炀帝深感晦气之记载。至今,俗信闻此鸟清晨于屋顶、人前、人首之上啼叫,或被驱赶片刻后返回再叫,是主凶祸之前兆。民间传有“乌鸦当头过,无灾必有祸”之俗谚。湖南、浙江、安徽一带,以为不听其鸣叫,必有口讼;台湾中坜台地外出做工者,若清晨闻其鸣音,是日闭门不出,以避凶祸。民间尤忌正月初一清晨闻其音,以为一年内百事不顺,祸事将临。若鸣叫者为白顶,更为晦气,有丧服之嫌,定会死人。某些地区,俗信闻其音后,顿足痛骂一句,或吐口水,可破凶驱祸。旧时,南京一带则有默诵“乾元亨利贞”五字骂语7遍的习俗,以解不祥。苗族俗信,乌鸦飞上屋脊鸣叫,必主不祥,系鬼作出之预兆,若不速祭供,将有灾难临头。水族认为,乌鸦鸣叫是报凶之音。壮族若遇乌鸦飞到村上盘叫,认为3日之内村中必有人死;若飞在某人头上叫,此人或其家属将有大难临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