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畜产品流通体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畜产品流通体制

在古代,辽宁地区就出现了专营畜产品的 “市”,而且颇为活跃。畜产品交易市场曾经过长期的沿革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私营肉禽蛋店铺和个体肉食商贩在城市集镇大量出现。1950年中国土产公司成立,辽东、辽西两省及所属市、县相应设3级土产公司或经营处。主要负责肉禽蛋的收购和供应军需、出口及调剂城市、工矿区市场的需求。省内零售市场以私营商户和个体商贩为主。是年,辽宁地区肉禽蛋类商品购进额为794万元,销售额为1 150万元。
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农村饲料偏紧。加之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城镇人口剧增。为遏制私营肉禽蛋商同国营商业争夺货源,非法牟利,商业部遵照中共中央1953年批准中财委《关于目前副食品产销情况以及今后措施的报告》,于1954年1月成立中国食品公司。同年8月东北大区撤消,原辽东、辽西食品公司合并成立中国食品公司辽宁省分公司。1955年3月,辽宁省农业厅、卫生厅、商业厅联合决定将各市、县屠宰场及检疫人员全部移交食品公司领导。同年7月,辽宁省供销社、商业厅联合决定将县供销社系统的肉禽蛋经营人员及设备全部移交给食品公司,实行城乡“一条鞭”收购,工商一体化经营。同时,全省私营肉禽蛋业1 494户、3 012人大部分并入国营食品公司。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中,将猪、牛、羊、鸡蛋、鸭蛋等列为国家二类物资管理,实行派购。即由政府逐级将派购任务分到农户,由商业供销部门按统一价格收购。非指定经营单位一律不准收购。1962年,辽宁省人民委员会颁布收购猪、牛、羊、禽实行奖售粮食和工业品政策。此后一直到1978年。这期间由于对主要畜产品均实行派购包销,收购价格、销售价格均由国家统一制定,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由于价格定得过低,管得过死,使畜产品价格长期背离价值,严重侵害了广大生产者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上官商垄断经营,渠道单一,使产销脱节,生产长期徘徊不前,供给短缺。肉食品供应始终很紧张,城市居民每月只能凭票购买到少量的肉食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逐步放开了畜产品价格,放开了经营渠道。辽宁省于1983年取消鲜蛋派购。1984年取消菜牛、菜羊派购,实行议购议销,多渠道经营。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放开价格,给城市居民补贴,但仍执行指令性收购计划。1988年改为合同订购(半放开),每年实际完成订购生猪约100万~150万头,占总商品量的30%,合同订购的每头猪供应100公斤评价饲料粮,合同订购以外的随行就市,议购议销。1991年取消生猪合同订购,全部放开。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打破了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除原有的经营系统外,其他集体和个体经营迅速增加,形成国家、集体、个体互相竞争的局面,畜产品交易市场开始形成并日益增多。到1988年,全省农贸市场发展到2 000多个,共经营肉类27.2万吨,是国营商业经营量的2.2倍;经营鲜蛋12万吨,是国营商业总经销量的6倍。参与畜产品多渠道经营的主要有,各级牧工商公司、贸易货栈和个体商贩。特别是个体商贩经营量大幅度上升,到1988年,个体贩运肉类达到总经销量70%,蛋类达到85%。这些个体商贩单独或结队走村、串户,收购畜产品,然后批发给城镇集贸市场,他们常年活跃在全省城乡之间,被称为“万人马帮”和“倒蛋部队”。目前,全省以个体为主的多渠道经营达到购销总量90%。而且,“万人马帮”、“倒蛋部队”,已发展成为“车帮”和“机械化部队”。他们用拖拉机、汽车拉运,用机械化代替肩担手提;他们在产地设收购站,在销区市场建窗口,一头联生产者,一头联市场商贩,形成固定的产销渠道;他们有的集饲养、屠宰、加工、运销于一体,称为大批发商。与多渠道经营相适应,农贸市场建设有较大发展。目前,全省以经营畜产品为主的农贸市场已达3 000多家,而且市场设施、市场管理、交易秩序、经营规模等都达到了一定水准。
畜产品经营和价格放开以后,改变了价格长期偏低、严重背离价值的状况,生产效益逐年提高,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畜牧业产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改善,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