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佛教四大名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佛教四大名山

分类:【传统文化】

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在今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相传为文殊菩萨应化的道场,是我国保存寺庙最多而又最完整的佛教名山。方圆五百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五峰之顶,建有寺院,东台望海峰望海寺,西台桂月峰法雷寺,中台翠岩峰演教寺,南台锦绣峰普济寺,北台叶斗峰灵隐寺。北魏时还建有大浮寺、清凉寺和佛光寺,北齐时寺院增至200多座。隋文帝时,于五台山之顶各建一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张延训在真客院(菩萨顶)安置了金铜制成的文殊像,并重修了十寺,明朝重建了大塔院寺的大塔和显通寺的铜殿塔等。现存寺庙,台内有显通寺、大塔寺、菩萨顶等39座,台外有佛光寺和南禅寺等8座,都是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道场。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而得名。峨眉原有大小寺院百余处,现存较重要的有峨眉最大寺万年寺(建于晋,名普贤寺,唐改为白水寺,明改为圣寿万年寺几经建毁,现有殿宇两座,砖殿正中安置有普贤菩萨铜像)以及报国寺(明朝初建,清代重修,是山麓最大的专院,主要有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藏经楼等)、伏虎寺(是入山第一大寺,建于明,修于清,因形如虎蹲状得名)、普觉寺(原名降龙寺,建于明,修于清)、清音阁(唐名中心寺,阁下有接己亭)、光相寺(位于高峰金顶,相传建于东汉,光绪十二年重修,最高处有一座高大的铜佛殿遗址,附近有两座铜塔。这里传说夜间可目睹佛光及圣灯等奇迹,是佛徒朝拜峨眉的最后目的地),另有洪椿坪(千佛庵)、仙峰寺、雷音寺、洗象池等。普陀山亦称补陀洛迦,又名梅岭山,在今浙江省普陀县,相传为观音菩萨应化的道场,以“南海观音”、“南天竺”闻名海外。主要寺院有普济寺(普陀最大寺,有殿室庑200多间,是山中供奉观音大士之主刹)、法雨寺(建于明大历年间,名海潮庵,后两次易名,因康熙赐“天花法雨”而最后定名)、慧济寺(又名佛顶山寺,明初慧圆结茅留居而创立。全寺有四殿、七宫、六楼,与普济、法雨并列为普陀三大寺),还有供筏堂、锡麟堂、药师庵、澄心庵、息来庵、三圣庵等等。九华山亦谓之九子山,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20公里处,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山上有9座奇峰,突出云表,峰峦异状,似九朵芙蓉。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寺院庙宇众多,享有“佛国仙城”之号。以化城寺为中心,全山有大小寺院近80座,著名的有东岩寺(又叫东崖寺,明万历年间建,后被焚数次,移建于化城寺东,称东岩下院、宴坐岩)、甘露寺(传说动工之夕,满山松树皆滴甘露,故名)、百岁宫(又名摘星庵,明万历年间僧海玉在摩宝岭上摘星亭结茅而成,故名)、祗园寺(又名祗树庵,原为化城寺的僧寮,为全山四大丛林之首),还有地藏肉身塔及地藏禅林等,佛像1500多尊,古文物1300多件。此外,山峦之间尚有肉身塔、万年禅塔、九华莲社、海会寺、通慧禅院等佛教建筑,还有神光岭“佛教文物陈列室”、“百岁宫”应身菩萨肉身坐像”等文物。这些佛寺和文物,与九华山的自然美景,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