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做防老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做防老衣分类:【中国民俗】 老人生前便由其子女为其制作老衣,亦称“做寿衣”、“做防老衣”。河南民间通常在老人年届花甲时,儿女就要为其准备寿衣。旧时,制作老衣必须要注意:男老衣要有袍有褂;女老衣必须有袍有裙。无论男女上衣,统统应缀以约2寸长的细布条,不许缀扣。老衣所用衣料可用丝绸,但忌用缎子,以避“缎子”、“断子”谐音之讳。也忌用皮料,以“防”死者来世“变畜兽”。所用丝绸衣料,因其耐腐蚀性强,均用于贴身内衫,俗称“包骨衫”,有条件者一定尽可能备制包骨衫。老衣颜色一般男用白、蓝、黑,女用白、蓝、红、绿、黄等。然新县人则忌讳用黑色,认为黑色属铁,“死者穿黑走不动”;洛阳一带人,则讲究女寿衣中,必须备有一件红衫或一层红衣里,认为“五阎王剥鬼皮见红即被冲散”,实为巫婆之诡骗。寿衣做好后,许多老人还要穿上试试,如满意,就珍藏起来备用。义马一带人认为,老人咽气身体尚未发凉之时,便能及时穿上寿衣是“趁热得济”;如等老人咽气方去裁制老衣,就是“赤肚猴等着衣服穿”,子女则有“不孝”之嫌。老衣穿戴件数,一般如男女配偶均已亡故者,必穿双数;有一方亡故的则穿单数。在社旗县一带为避“不三不四”之讳,寿衣穿着讲究“男不穿三身,女不穿四身”。豫南一带,老衣穿着时,腰间均要系一白浆线制作的腰带,所用线的根数要与死者的年龄相同。死者所穿鞋子、所戴帽子,如双亲健在的,一定要用白色,以示其生前孝服尚未服完。一般老衣均由子女分别献做,一般女儿做衾、儿子做褥最好,所谓“铺儿盖女”。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