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偶方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偶方彝

分类:【传统文化】

商代酒器。是我国发现的方彝形式的一种。器形好似两件方彝联在一起,故称“偶方彝”。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彝为青铜所制。通高60、通长88.2、器高41、口长69.2、宽17.5、圈足高11.7厘米。重71公斤。器呈长方形,上有屋顶形器盖,脊上有两个对称的短柱纽,中脊上、器盖四面中部和四坡角上均有扉棱。器盖两长边上分别有七个方形槽和尖形槽。两短边两端有长条形子口,与器口相合。器口稍内敛,长边上有一面有七个方形槽,一面有七个尖形槽,正好与器盖上的盖吻合。肩部外侈,腹腔中空,下部略内收,近平底,带圈足。在其器腹四面中部、四转角及圈足上都有扉棱。整个器身造型庄重大方,别具一格。好似一座宫殿屹立大地。

器表花纹精美,盖纽上饰有三角形纹,器盖两长边中部各有一突起的鸱?面,在其两侧饰有钩喙,翘翅、垂尾的小鸟遥遥相对,鸟耳上还饰有夔纹。器盖两短面各有两条倒夔纹。器身上花纹更加富丽,长边两面中部各有一突起的兽头,兽头两侧有鸟纹,在方形槽一面两侧各有三鸟,在尖形槽两侧各有二鸟。鸟钩喙圆眼,短翅长尾,头向兽头。在器腹中部有一大饕餮纹。其口部两侧饰一夔和站立的鸟。大夔纹头向外,钩喙有角,卷垂长尾。圈足上两长面两夔相对,两短面饰以对称的夔纹。在其短面有附耳,各有一象头,象头之下为一大饕餮纹。器底内有“妇好”二字铭文。根据妇好墓出土的大量铜器分析,墓主人应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其时代为殷墟第二期,约公元前十三世纪末至公元前十二世纪初。

商代后期武丁时代青铜容酒器。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五号墓出土。状如两个方彝合在一起,故称。 器作长方形,长88.2厘米,高60厘米,重71公斤,上有盖,似屋顶形,下有长方形足。全身凸棱八道,并有附耳。饰兽面纹和鸟纹以及浮雕、半浮雕的象头纹、鸱?纹。器底有“妇好”铭,器体厚重,造型别致,花纹优美。是前所未见的商代大型青铜礼器与酒器。

出土于商代妇好墓的青铜礼器。在商代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许多青铜器是极珍贵的文物,礼器中就有不少是前所未有或很少见的大型器具,反映了商代较高的青铜制作技术,偶方彝便是其中珍品之一。偶方彝上面带有盖子,整个上部呈古代殿堂顶部形,人字支撑向上攒,在它的底部刻有“妇好”字样,这字样成为许多出土于此墓的青铜器的共有特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