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公服与私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公服与私服

分类:【中国民俗】

上海清代服装,分为公服和私服两种。公服者,即当官的所穿着的衣服,表示地位和身份。私服者,即百姓所穿着的衣服。在这中间,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衣服也不完全一样。清代男子官服的领,春秋之季用深湖色或月白色的缎子做成,冬季则用绒、皮为之,有丧的人则用黑布。清代礼服,以外褂、袍子为最重要。外褂,即外套。袍子,即中间开叉者,亦称为箭衣。外袍的颜色,吉服用绀,素服用青。质料品种甚多,从纱的到皮的,多达数十种。在纱一种内,又分为亮纱、暗纱。在皮的范围,又分为大毛、小毛。最普通的要算是珠皮、银鼠、灰鼠、狐嵌等;名贵的皮毛有海龙、玄狐、猞猁、紫貂、干尖、倭刀、草上霜、青种羊、紫羔等,其中紫貂的外褂,要在三品以上方可穿着。马褂较外褂为短,仅至腰脐。马褂又分对襟的、大襟的、缺襟的。对襟方袖,属于一种官方半礼服,大多用于行装者,又称“得胜褂”。非对襟而作右衽的,两袖亦平,惟襟在右面,俗称右手为大手,所以右襟的称为大襟马褂。缺襟马褂是因右襟短缺而得名。

清代官帽,有两种:一是暖帽,冬春时节戴的;一种是凉帽,夏秋时节戴的。换戴帽子的时候,官家会颁布一个日期,无论官民人等,一律遵守。

上海老百姓服装虽然没有官服那种严格的等级限制,但也有一定的规定,特别是朝廷制定的那套封建社会的礼俗不敢稍有违背,否则会引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到了清末,这种限制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商品经济的洗刷而逐渐消亡,服装的朝野区别已不明显了。过去官僚们穿着的衣服已变成普通人甚至妓女、马夫的衣服。《大清会典》中曾明文规定,奴仆、优伶、皂隶只准服茧绸、毛褐、葛布、梭布、貉皮,而纺绸、绢缎、纱罗及各种细毛俱不得用,并且庶民男女不得潜用金线。而清末的上海人几乎无人不绸,无人不缎,连优伶、娼妓穿着金绣衣服者满目皆是。

不过,县城中多数男子则穿传统衣衫,短装,大襟右衽衫,有钱人外罩马褂、蓝袍。农民多短衫短装、总裤,夏天为蓝色短衫裤,冬天则为棉袄棉裤,扎裤腿筒,老年人下身套蓝土布作裙。县城中的女子多穿大襟式上衣长衫,着长裤,系围裙。已婚的农村妇女夏天喜欢光着胳膊,套上肚兜,既凉快,又便于劳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