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兵贵定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兵贵定谋

分类:【传统文化】

这一思想首先出自《孙子兵法》,而后代有发展。《孙子兵法?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宋本《十一家注孙子》)意思是战前的庙算(在宗庙里进行战争谋划)预计可以打胜仗的,原因是胜利的条件多;预计不能打胜仗的,是由于胜利的条件少。条件充分而又谋划周密的可以取胜,条件不充分而又谋划不周的不能取胜。这一重视战前通过对敌我双方各种情况的分析研究而决定战争方略的思想为历代兵家所继承。西汉赵充国就认识到“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汉书》卷69《赵充国传》)。明太祖朱元璋也说:“伐敌制胜,贵先有谋。谋定事举,敌无不克。”(《明太祖宝训》卷1,《经国》)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更是智慧的较量,注重谋略在战争中的运用,把战前的庙算提高到战略地位考虑,对正确决定战争指导、预知胜负有重大意义。这一思想到现在仍有指导价值,是战争指导者必须注意遵循的原则。

中国古代一种战略思想。意指用兵作战贵在首先确定计谋。古代兵法家认为:两军相对,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而且是谋略的较量。因此他们很重视谋略在作战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计谋周密、妥善,就可用计谋代替战斗,以一当万,即“兵不在多,能以计取尔”(《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准诏言事上书》)。又:“伐敌制胜,贵先有谋。谋事定举,敌无不克”(《明太祖宝训?经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