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刮痧疗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刮痧疗法分类:【中国民俗】 是一种源远流长、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深受广大人民喜欢的一种非药物治疗保健方法,与现代医学提出的“回归自然”疗法殊途同归,不谋而合。它除了用于治疗常见病之外,经常刮拭还可以起到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皮肤老化、保健、美容的功效。在四川民间绝大多数人家都是代代相传,人人会刮。刮痧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者有刮痧、揪痧、放痧诸法,狭义者则专指刮痧。“痧”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叫法,一方面是指“痧”疹症象,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的疹点;另一方面是指痧症,又称“痧胀”和“痧气”,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而是一种毒性反应的临床综合症。一年四季都有发痧的可能,但夏秋为多见。痧症的主要特征: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一般表现与急重表现。一般表现为头昏脑涨。、心烦郁闷、全身无力、四肢麻木等;急重表现为心胸闷烦、胸腹大痛、或吐或泻、卒然眩晕昏倒等。刮痧器具有苎麻、硬币、瓷碗、瓷酒杯、瓷汤匙、特制刮痧板等10多种。刮痧介质有水、食用油、专用活血剂等。其操作方法根据不同的种类而各不相同,如民间常用的是用麻丝浸水片刻取出,在患者颈后、背部、手弯、膝弯,用两手拉紧麻线,来回摩擦,直至皮肤出现红紫色及红点,病者口称疼痛减轻,才告一段落。如临用时没有麻丝,用硬币等也可代替。如身边连硬币都没有,且无旁人代刮,患者可用自己的中指和食指,以唾液为介质,用两指背面的关节处,屈指用力在自己的喉间或臂弯处重揪,当揪到出现红紫色时,病情也就减轻了。 刮痧 (刘明易 摄) 刮痧 (周桂珍 摄) 揪痧 (余尚军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