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动民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劳动民歌分类:【中国民俗】 勤劳勇敢的辽宁各族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反映劳动生活的民歌,满族、蒙古族、锡伯族都有过渔猎生活和牧猎或牧耕的生活历史,只有汉、回、朝鲜族从事农耕生产,但他们都用劳动歌歌颂劳动,抒发乐观主义精神。 蒙古族在历史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牧民在草原上一边放牧牛羊马群,一边唱着嘹亮的牧歌。牧歌多似海洋,牧民用它歌唱辽阔的草原、美丽的家乡,歌唱心中的欢乐、悲哀、痛苦与希望。蒙古族的劳动歌除了牧歌,还有寻马歌、牧羊歌,像《秋营地》、《雪白的羊群》、《我们的家乡》等,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在辽宁境内的蒙古族聚居区非常流行。 辽宁各民族妇女有春秋采集野菜、野果的生活习惯。如苣荬菜、野韭菜、桔梗菜、车轱辘菜以及各种山蘑、木耳、榛子、山核桃等。在采集劳动之中之余,妇女们常以歌声相伴,创作出了许多的采集歌,如《采野菜歌》、《桔梗谣》等。 辽宁的建筑、搬运、采伐工人在劳动中离不开歌咏,于是打夯歌便产生了。它的节奏与劳动节拍和谐一致,有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如在修堤、抬木、打夯、搬运、拉纤等活动中,打夯歌可提高劳动效率。 又如沈阳的朝鲜族民谣《嗡嗨呀》,是农民为打场劳动的协调一致而创作的,是朝鲜族生活中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民歌之一。歌中唱道: 嗡嗨呀,嗨嗨嗨,嗡嗨呀, 今年大麦粒粒颗颗成熟得好,嗡嗨呀; 拿它两粒,嗡嗨呀,掂量掂量,嗡嗨呀, 重似去年,嗡嗨呀,十粒一样。 嗡嗨呀,嗨嗨嗨,嗡嗨呀…… 又如《打桩歌》: (领)叫声哥们来,咳,(合)哎咳呦。 (领)大家使把劲儿呦,(合)哎咳呦。 (领)使劲来夯呦,咳,(合),哎咳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