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长城景观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北京长城景观

分类:【传统文化】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工程。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防御北部匈奴侵扰,在燕、赵、秦的长城基础上,加以大规模整修,重建起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万余里的北部屏障。自秦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金、明各代都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或扩建,其中以汉代和明代长城的规模最为庞大。汉代长城超过二万里,明代是长城修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从明太祖派大将军徐达修居庸关长城始,历经200年,才完成长城全部工程,全长12700余里,其中以北京到山海关这一段最为高大坚实。这时修筑工程技术有了改进,在东部的重要地段采用了整齐条面和砖包砌结构。长城横亘我国北方七省区,其中北京地段,全长629公里,呈半环形分布,跨越北部山区的平谷、密云、怀柔、昌平、延庆等县和门头沟区。长城城墙沿山势蜿蜒而行,每隔一段筑有城台,城台有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几种,主要用于屯兵、掺望、燃烟报信等,墙外侧有射击孔,城墙内侧还建有营盘,以屯兵、储藏粮草和检修兵器等,整个长城建筑堪称防御工程的典范之作。经过岁月风雨的冲刷,现存长城城墙大多毁坏,保存较完整的仅约70余里,城台残存下来也仅占半数。其中的八达岭、慕田峪、古北口和司马台等地段的长城最负盛名。长城到清代以后就失去了原有的防御作用,它作为一部历史巨册,记录了北京地区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进程,对于研究古代军事、自然和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新中国成立后,长城得到政府和人民的保护,其中八达岭等著名城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还被列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景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