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千古一帝秦始皇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千古一帝秦始皇

分类:【传统文化】

秦始皇(前259―前210)即嬴政,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秦庄襄王之子。13岁(前246)即王位。宣太后支持相国吕不韦和嬖臣长信侯地?毒专权。前238年,国君22岁按秦制举行加冕礼亲自主政,?毒趁机发动政变。嬴政早有察觉和准备,一举粉碎吕不韦、?毒集团,诛杀?毒,幽禁太后,次年免吕不韦相国,消除内患,掌握了大权,初次显露其雄才大略。亲政后以法家韩非的思想和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方针,采纳李斯等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主张,任用尉缭、李斯等人作谋士,王翦父子、蒙武父子为将,又审时度势,制定远交近攻,离间分化,各个击破的战略和策略。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从此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混战割据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确定最高统治者称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下设县。从中央到地方重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国家一切重大事务由皇帝裁决。这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把六国旧贵族12万户迁至咸阳,另一部分贵族豪富迁至巴蜀(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和成都市),防止他们反秦。修驰道、直道、“五尺道”,以加强全国的陆路交通。派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河套一带),设34县,重设九原郡,迁三万户居民到河北、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垦田生产,开拓边疆。修筑长城,东起辽东(今辽宁辽阳北),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巩固了北部边防,促进了经济开发,保护了边境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又南定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派50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带去了中原先进文化和铁工具,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秦的疆域“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他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并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不愧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明朝思想家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但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实行严刑酷法镇压人民;“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租役繁重使人民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也激化了阶级矛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