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太平天国革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太平天国革命分类:【文化精萃】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开始酝酿。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正式爆发。1856年“杨韦事件”前为太平天国在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杨韦事件和石达开出走,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从此,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进入了衰落阶段。到1864年天京陷落,整整坚持了14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它动员了千百万农民起来与清王朝和外国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搏斗。解放了南中国大片领土,建立革命政权达11年之久。在斗争中,农民英雄们还提出了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变土地私有为公有,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为核心内容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把历代农民战争提出的朴素的平等、平均思想,发展到更系统更完备的阶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意义。由于农民阶级本身存在不可克服的严重局限性,终于为中外反革命联合势力残酷镇压。 清末农民革命战争。1851年1月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23日在武宜东乡称天王。9月25日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县)。在此停留半年,颁布封王诏令,确定十二级初期官制,颁布军事法规《太平条规》和新历法《太平天历》,史称永安建制。永安建制,使太平天国的中央政权组织初步形成,为把革命推进到长江流域准备了条件。1852年4月,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于1853年3月20日攻克并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5月派兵北伐和西征。西征军在皖、赣、鄂等省同敌人反复征战,取得胜利。北伐军进逼天津,震动京师。是年冬颁布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建立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1856年4月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北大营,6月又破江南大营,解除了对天京的威胁。太平天国革命达到全盛时期,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北方捻军的反清斗争。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1857年翼王石达开又率10万大军分裂出走,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力量。在此情况下,天王洪秀全选拔洪仁?⒊掠癯伞⒗钚愠傻戎亟ㄐ碌牧斓己诵模?ぷ?宋>帧1859年颁布《资政新篇》,提出效法西方,改造中国的方案,但未及施行。军事上为抵抗清军反扑,积极联合捻军作战,取得三河大捷。1860年5月再次攻破清军江南大营,解除天京之围,一度挽救了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联合进攻太平天国,安庆、苏州相继失守,天京被围。1864年6月天王洪秀全病逝。7月19日天京陷落。其后,太平军余部亦被中外势力所绞杀。太平天国革命,历时14年,转战18省,攻克城镇600多个,沉重地打击了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不仅在农民革命战争史上而且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鸦片战争后,经济、社会危机加剧。1843年,洪秀全等创立拜上帝会,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攻克永安(今蒙山),初建革命体制。后转战湖南、湖北。1853年攻克南京,定都,改名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宣布“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力图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否认不平等条约,反对外来侵略。5月派兵北伐和西征。北伐两年后失败,西征虽多曲折,但至1856年先后攻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时期。随后发生领导集团内讧,革命受到很大损失。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将领、英勇奋斗,革命势力再度振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清政府和英、法、美、俄侵略者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被攻陷、太平天国革命失败。这次革命历时14年,纵横18省,沉痛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动摇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精神,对中国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