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果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宋代果业分类:【传统文化】 两宋时期,果业繁荣,出现果树种植专业化,果品交易商品化的现象。经商周以来数千年的培植引进,宋时南北各地果品种类已极繁富。黄河中下游地区有桃、李、柰、杏、栗、梨、枣、海红、林檎、旋樱桃、甘棠、西瓜、柘榴、查子、?孛、木瓜、油桃、无花果等,而洛阳一地,其花兼作观赏的果子即有57种。四川地区有荔枝、柑橘、梨、杏、石榴、枇杷、绿葡萄、樱桃、核桃、李子、枣、栗、甘蔗、龙眼、橄榄、羊桃、木瓜、香蕉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桃、李、柰、枇杷、杨梅、枣、柑橘、甘蔗等。华南地区有甘蔗、柑橘、橙、柚、橘、龙眼、荔枝、枇杷、椰子。其中明、福、广、遂、汉等州的甘蔗,苏州的柑橘,兴化军的荔枝,吴兴的杨梅,皆名著全国。宋人还对果业经验加以理论总结,用以指导生产,出现有关果品种植、采摘、保藏、加工、运输的专著,如韩彦直《橘录》、王灼《糖霜谱》、蔡襄《荔枝谱》、郑熊《广中荔枝谱》、张宗闵《增城荔枝谱》、徐师闵《莆田荔枝谱》等。一般性的农学与物产著作,如吴怿《种艺必用》、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等,也有专论果品的篇章。除记述种子、始栽、培植、去病、浇灌等一般技术外,还论及嫁接技术,并有《四时栽接花果图》之类果品嫁接专著问世。《种艺必用》论述不同科属水果嫁接技术颇详,认为:桑上接梨,脆美而甜;桑上接杨梅,果实不酸;接葡萄于枣树,得肉实如枣。《荔枝谱》则记述了因荔枝变异而形成的“龙乐”、“小陈紫”等新品种。对某一果品的不同品种,各书亦多有记载,如《橘录》记柑8品、橘14品、橙近似于橘者5品。宋代果业发达有多重原因,当时垦地剧增,粮食亩产提高,使一部分农民可专门从事果品生产;城市生活的需要,对果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特别是水上交通的发达,为长途运输创造了条件;而种植果树较种植稻麦得利多数倍,亦刺激了农民的积极性,这些因素皆对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