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侯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侯鲭zhēng

汉代颇有声名的菜肴。所谓“五侯”,指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和王逢五人。他们同时封侯,号称“五侯”。据《太平广记》记载,王氏五人,同日封侯,却有矛盾;各不相让,互不往来,连各家的宾客之间也不好随意来往。宾客之中,惟有楼护一人,常去各家进行调解,博得了五侯的欢心。于是他们都争着置办珍馐佳肴宴请楼护,楼护便集王氏五家之长,创制一款菜肴,其味胜过奇珍异馔,时人谓之“五侯鲭”。后世则多称美味佳肴为“五侯鲭”。宋苏轼就有“今君坐致五侯鲭,尽是猩唇与熊白”的诗句。五侯鲭原是一种用鱼和肉为原料的杂烩。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五侯𦙫法”是:“用食板零揲杂鲊、肉,合水煮,如作羹法”。明文学家杨慎《异鱼图说》卷三说:“江有青鱼,其色正青,泔以为酢曰‘五侯鲭’。”据此,则五侯鲭是以青鱼为原料,再以醋为主要佐料烹制而成。

五侯鲭

十二卷。明彭俨(生卒年不详)撰。彭俨字若思。此书分类隶事。共分十四门,所载皆未注明出典。

五侯鲭

西汉长安的一种食品。鲭通𦙫,指鱼肉合烹的菜肴。汉成帝时,帝母舅王氏五侯有隙, 其宾客不相来往, 娄护则以善辩而来往于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并将五侯所馈赠的珍馐佳肴合烹为鲭。“世称五侯鲭, 以为奇味焉。”

五侯鲭

又名五侯𦙫。 古菜点。 出自汉武帝时,山东娄护,将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侯”馈赠的菜肴合而煮之,名曰“五侯鲭”。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记:“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欢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记有:五侯𦙫法,用食板零揲杂鲊,肉,合水煮,如作羹法。此菜实为各类菜肴合为一锅,煮而成之,即今日之杂烩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