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市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市声分类:【中国民俗】 市声指小商小贩(包括游街工匠)的叫卖声。市声甚为动听,如卖豆芽的喊:“好吃的绿豆芽,又长又胖又新鲜! ”磨剪刀的师傅高喊:“磨剪子来――抢菜刀――”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具有音乐性,嗓音洪亮,拖腔拉调,有很大的吸引作用。 另一种叫卖声是用约定俗成的某种打击声,代替吆喝之声。常见的是卖油的敲梆子,锔锅的摇小锣,磨刀剪的吹小号,人们听到这些特殊的声音,就能知道卖什么货物、修理什么用具的来了,诸种代替吆喝之声俗称“代声”,又称“唤头”,意即召唤顾客。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数货郎担的“拨浪鼓”。其形状是将上小下大的两个铁圈相连,上面的铁圈内安装一面铜锣,下面的铁圈内安装一面羊皮鼓,锣、鼓左右拴两根小线锤。铁圈下面安装尺许长的木柄。货郎手握木柄转动,线锤跟着摇动并撞击锣鼓,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好像是说:“请,请,请姑娘,请出姑娘好商量。”老百姓又把“拨浪鼓”称做“唤姑娘”,雅称为“唤姣”、“惊闺”。张面箩绞簸箕的师傅,用的代声叫“响子”,将7块铁片用劲甩动,发出“吱叮叮叮吱叮叮叮”的响声。过去剃头的是用一支叫做“铮子”的双股音叉,用手轻轻一拨,就发出“铮唛唛”的响声。市声与商幌,为的是让顾客耳闻目注,是招徕顾客的重要手段。 货郎鼓 (苏晓光 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