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服饰颇色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服饰颇色忌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服饰禁忌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地区。古时汉族民间服饰颜色禁忌观念主要源于封建统治文化。封建统治者将服饰颜色作为区分尊卑、贵贱、贫富、善恶的符号。唐初明文规定帝王服赭黄色。依古代阴阳五行说,黄为“中央之正色”,于是成为与正统、尊崇相联的御用色。《清稗类抄》云:“皇子得服金黄蟒袍,诸王则非特赐者不能服。”庶民则在任何场合均不得服黄。否则会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欲“黄袍加身”的谋反罪而遭杀身之祸。又规定,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庶民服白,商人服皂。等级森严,“上可兼下”,而“下不得僭上”。在民间服饰许可颜色范围内,又因性别、年龄、场合等有不同的崇尚与忌讳。如男子忌戴绿帽、绿巾;结婚、喜庆日忌穿白;丧葬日忌穿红;为死者做寿衣忌黑等。古时又有日常忌服纯素(纯白)色之习俗,即冠、衣、裳皆为白色,而无一彩色。《礼记?曲礼》云:“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礼记?郊特牲》云:“素服,以送终也。”故忌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