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添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添粮分类:【传统文化】 巫术之一。旧时流行于广西罗城仫佬族民间。当地老人如果生了病,便认为是天上给他带来的粮食已被吃尽,必须请巫师为他举行添粮仪式,才可能消除病灾。具体办法是,杀1只公鸡,买2斤猪肉,供在神像前。由病者已出嫁的女儿带回1筒米和两根线,然后由巫师作法。巫师先用纸将米筒盖住,用病者女儿带来的两根线把它扎住,然后将米筒放在有祖先神位的神楼上。到第4天早上,把米筒拿下楼,打开筒盖,用筒中的米煮饭给病人吃,表示已为老人添粮完毕,老人的病从此就会康复。 侗族祝寿活动。人到中年时,均要举行一次。届时亲戚朋友送来禾把、大米;子女到村上人多粮足之家筹粮,每户筹三把。随后大家挑着稻禾,抬着大米,组成添粮祝寿的“卖粮队”,鸣锣打鼓,周游全村,一路高喊: “跨村卖粮啦!过海卖粮啦!”“卖粮队”回屋时,主人要故意关门盘问,不让入内。等对方告知是来卖粮时,主人才开门纳客。主家将禾把、大米用簸箕盛好,众人围坐,在寿星佬面前放一空布袋,由一老者唱添粮祝寿歌,再由众人按辈分长幼次序每人从簸箕中抓三把米或三穗禾放入寿星佬面前的口袋中,高呼:“我为某某添寿祝福。”之后主家置办酒席,酬谢大家。 仫佬族为多病老人祈求延年的一种宗教活动。民间认为,老人重病或久病是由于命中规定的粮食快要吃尽,必须请法师给病人“添粮”方能延年益寿。添粮时,法师把一些纸人贴在主家厅堂上,主家杀一只鸡,买两斤猪肉,出嫁的女儿从婆家带来一筒米和两根线。法师在米上念咒划符后,用纸盖住米筒放在神龛上,三日后取下米煮给老人吃。就此,老人命中又增添了吃粮的日子,也就意味着添了阳寿。亲戚家也送来一筒米,表示给老人添粮。送米者必须是青年人。认为青年人阳气足,更有益于老人增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