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瓮棺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瓮棺葬

分类:【文化精萃】

流行于东南亚一带的用各种质地不同的瓮形器皿作“棺材”的葬法,有土葬、水葬两种,亦可用来作二次葬。瓮棺种类很多,有陶瓮、瓷瓮、石瓮、铜瓮、金瓮等。发掘所见瓮棺大小不等,石瓮最大的内径有一米左右,能装数人,六七吨重。所谓土葬和水葬,是将装有尸体或尸骨的瓮棺埋入地下或扔入江河湖海中。约在纪元前后这一习惯就被采用,大概与当地的气候与宗教信仰有关。对许多现代民族来讲,已成为历史遗迹,只在如印尼加里曼丹岛内地的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据说帕马人、杜生人、普特丹人喜欢用中国出产的陶、瓷瓮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是东周瓮棺葬的主要分布区,葬具多用日常生活中的陶瓮、陶盆、陶罐,或用陶瓦片相互套接而成,所葬对象多为初生婴儿或不满三四岁的幼童。比如八里庄瓮棺墓、中关园瓮棺墓、葫芦沟瓮棺墓地等。瓮棺墓的出现显然与山顶洞人对幼儿的处理一样,就是认为幼儿尚未成人,观念中尚不是人,因此也不能采取埋葬成人所采取的墓葬方式。正因如此,瓮棺墓中几乎没有陪葬品,古人相信,幼儿既然还不是人,因此死时不必携带人间之物。葫芦沟瓮棺遗址中偶尔发现有陪葬品的例子,均为半岁至两岁的幼儿,可能是因为葬之者与幼儿相处日久,感情日深,于是陪葬少量儿童生前所爱玩具(白石管珠、陶珠、石珠、类方孔铜钱的铜饰),聊表思念之意。

瓮棺葬是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一种采取许多质地不同的瓮形器具作葬具的一种丧葬法。如石瓮、陶瓮、陶罐、瓷瓮、铜瓮、金瓮等等。瓮棺葬分土葬和水葬两种。土葬就是把装有骨灰的瓮棺埋入地下,水葬则是将其投入海中或沉于江河。水葬今天已不多见,目前较常见的是土葬。这种瓮棺葬大约在公元前后就已被东南亚古代居民所采用。越南南部广义、青禄地区,老挝查尔平原都曾发现多处瓮棺葬群。最引人注目的老挝拉黄和芝绥用巨大的石块凿制成的石瓮群,这些石瓮有的半埋在地下,有的耸立在地面。石瓮内径大小不等,最大的一米左右,能容纳几个人,重六、七吨。瓮棺上常附一个盘状假盖。石瓮内的随葬品有陶器、铁制工具、青铜器、玻璃珠和玛瑙珠等。

这种瓮棺葬的习俗可能与东南亚地区的气候以及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关。东南亚气候潮湿,棺材容易腐烂,坚硬的瓮棺易于保存。另外佛教盛行的火葬对这习俗也有一定影响。

现在盛行这些葬法的只是一些东南亚的少数民族。例如印尼的加里曼丹岛的拍马人、杜生人、普得丹人、克里曼丹人等,他们大多用陶罐、陶瓮作葬具,而且喜欢用中国出产的瓷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