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秧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秧马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木耖蜴”。宋代水田插秧农具。约创制于神宗年间或之前。盛行于南宋。流行于今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其形制各地略有不同,一般似首尾高翘中部凹下的小舟。时武昌地区以榆木或枣木为腹,使之光滑,用楸或梧桐做背,减其自重。与他处相比,构造较为精密,体形较大,而轻巧不如。人坐背上,以两腿夹行如水鸭滑泥水,取置于秧马前部之秧苗,可日插千畦。既提高效率约一倍,又免弯腰弓背之劳累。郑清之诗“儿牵秧马妇携笠,泥滑春雨不嫌少”,黎廷瑞诗“雨余秧马各相先,绿满平畴断复连”,皆言其普遍使用。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