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象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观象台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瞻象台。观测天文和气象的机构。现存著名观象台为北京古观象台,位于东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台体逼近城墙,高约5丈。台下有晷影堂、紫微殿等附属建筑。明时陈设有浑仪、浑象、简仪、圭表、漏壶等。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采用欧洲天文学新制,制造安装7台大型仪器:天文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象限仪)、纪限仪(距度仪)、地平经纬仪。乾隆时又制造安装了玑衡抚辰仪。自明正统初年至1929年,北京古观象台连续从事观测近500年。在世界古观象台中连续观测最久。又以建筑完整、仪器齐全驰名世界。天文仪器历尽沧桑,明代仪器现存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清制仪器留存北京古观象台。 观星台 座落在位于青岛市东南的观象山上,1905年由德国人始建。主要由一座石砌办公建筑、两座圆顶天文建筑及其它辅助建筑组成。大天象室为三层楼,上置用电力控制开合、转动的圆顶,下为一座大型天文望远镜,供观测天文之用,第二层为电力动力设备,底层是作各种观测记录的工作室。小天象室亦为圆顶,置一架小天文望远镜,供一般观测之用。东部为地磁室,置地磁仪、地震仪,供预测地震和记录地震情况。该建筑群是我省最大的天文建筑,由于其地处山顶,别致的建筑艺术形象对丰富青岛市的城市轮廓线(指城市建筑与天空相交的轮廓线)起着重要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