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连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连坐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刑罚之一。一人犯罪,全家、邻里或其他有关人等牵连获罪。战国时期秦国商鞅所创。邻里连坐又曰“什伍连坐”。《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军队里,同伍之中1人逃亡,其余4人连坐处死。连坐法为秦苛法之重要内容。

亦称“相坐”。中国古代一人犯罪,家属亲戚邻里等同受刑罚的制度。商鞅变法时开始实行。连坐包括亲族连坐、邻里连坐、职务连坐、军事连坐等:①亲族连坐:即一人犯罪,并刑及父母、兄弟、妻子。《秦简?法律答问》:“盗及诸它罪,同居所当坐”。同居,即同室。《史记?孝文本纪》集解应劭注:“秦法,一人有罪,并坐其家室”。亲族连坐的处罚一般是罚作奴隶或处以其他刑罚。②邻里连坐:即同伍之中一人犯罪,其他邻里也要同样受处罚。商鞅变法时“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史记?商君列传》)马端临也说:“秦之法,一人有奸,邻里告之,一人获罪,邻里坐之”。(《通考?职役考一》)邻里连坐的范围是根据犯法的性质及犯人与邻里的关系而定。或五家连坐,或十家连坐。③军事连坐:商鞅变法时将“什伍制度”应用到军队,以“五人为伍,伍长一人;十人为什,什长一人;百人为卒,卒吏一人”。(《汉旧仪》)战时“一人逃而刭其四人,大将战及死事而刭其短兵”。(《商君书?境内》)④职务连坐:凡长官举荐的官吏犯罪,长官也要负连坐的责任。“秦之法,任人而任不善者,各以其罪罪之”。(《史记?范睢列传》)连坐法在当时对于破坏奴隶制以“亲亲”为基础的家族血缘关系,确立以地域为本位的封建宗法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更将连坐法变本加厉地推行到全国,而成为秦朝苛法的重要内容。汉初曾废秦苛法,但相坐之族诛未废除。文帝时为宽罚省刑,曾一度废除相坐法,但景帝时又重新设置。东汉末年。连坐之法用得更加广泛。魏晋南北朝时,连坐法时而实行时而废止。自东晋、北魏以后,凡连坐之妇女,母妻姊妹等得以免除死刑而没为官奴婢,对于后世刑罚制度有明显的影响。唐有亲族连坐。如对谋反大逆者之“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孙、兄弟、姊妹,若部曲资财田宅,并没官,男夫处八十及笃疾、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并免。但伯叔父、兄弟之子并流三千里。”此外还有职务上的等级连坐。各官府长官、通判官、判官及主典须对其中任何一人的过错负连带责任。宋代王安石变法创立保甲制度,什伍之间实行连坐。明清法律中亲族连坐以杀戮为多,职务连坐也在治“奸党”之名下达到极点,一案动辄数万人被杀。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