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伊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伊吾西域重镇。故址在今新疆哈密市。汉称伊吾卢。东汉永平十六年(73),大开屯田,置宜禾都尉于其地。元初六年(119),长史索班将千余人驻屯。永建六年 (131),置伊吾司马,领屯田事。西晋置宜禾县,属敦煌郡。南北朝时,西凉残部唐契为伊吾王,属柔然。隋大业六年(610),薛世雄筑伊吾新城,设伊吾郡。唐贞观四年(630 )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更名伊州。景龙四年(710)置伊吾军。乾元元年(758),复为伊州。后一度为吐蕃占领。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王延德使西域,其地仍称伊州,属西州回鹘。元太祖时属畏兀儿。至元十二年 (1275)始称哈密。又称合迷里、渴密里、感木鲁。明设哈密卫。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哈密厅,光绪十年 (1884)称哈密直隶厅,辖6城35村。1913年改称哈密县,隶迪化府。1934年设哈密行政区,1943年改为哈密专区。1961年置哈密市,1962年裁撤,1977年复置。境内存五堡古墓群、哈密王墓、白杨沟佛寺、拉布楚克古城等古迹。 伊吾古西域地名。位于今新疆哈密县境。历代均为入西域门户。汉代尝为匈奴所据,匈奴称之为“伊吾卢”。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再次击退匈奴后,置宜禾都尉于此,专事屯田。汉代旧城约在今新疆哈密县西四堡。该地土地肥沃,宜植五谷、桑麻,盛产葡萄。晋立伊吾都尉。隋大业六年(610)置伊吾郡。唐为伊吾州,下辖伊吾等三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