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25 俚

中国南方古代族名。又称 “里人”、“俚僚”。汉时称乌浒人,唐称黄峒蛮或乌武僚。主要分布在今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北部及湖南零陵、武夷地区。社会组织名称为峒,首领弥长老,以拥有铜鼓为标志。主要从事农耕、养牛。擅制铜鼓。多居洞穴。崇信鸡骨卜。唐以后广东广西的一部分融合为汉族。少部分迁广西西部,又称“僮人”。至清代融合为壮族。一说广东海南岛的俚人即黎族先民。

中国古代南方民族。亦作里人。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据《后汉书·南蛮传》记载,“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蛮里张游,率种人慕化内属,封为归汉里君。”此段话中的“里”字,《后汉书》的注者李贤注曰:“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又据本书记载:“至十六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攻郡。……於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此段中的九真、日南在今越南清化县、广治县一带,合浦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以及广东省西南部地区。万震所著《南州异物志》对俚人所居地区作了概括:“俚在广州之南,苍梧、郁林、合浦、宁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高梁(今广东省阳江县等地)五郡皆有之。”俚与僚在史籍中常并称,有人据此推断二者为同一族属的不同称呼。从晋至隋唐,岭南俚僚等族聚居区盛行蓄奴、劫掠和买卖奴隶,或卖身为奴以抵债,甚至父子相质。为劫掠奴隶而部落间相互攻杀之事屡见不鲜。善铸铜鼓、铜镝、铜钗。铸出的铜鼓以高大为贵。拥有铜鼓的首领为都老,以击铜鼓集众聚会或出战。以农业为主,兼以竹制工具狩猎。巢居鼻饮。刻木契记事。崇信鸡骨卜。南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年),洗夫人遣其少子率少数族首领朝见陈武帝。后以击败反陈的广州刺史欧阳纥,封石龙太夫人。隋朝建立后,洗夫人支持隋统一南方。开皇九年 (589年),迎隋将韦洸入广州。不久,又击平王仲宣叛乱,协助隋维护了统一,被隋文帝封为谯国夫人。洗夫人为在海南岛俚人地区恢复和加强郡县制起过积极作用,她的维护统一和进步的措施,有利于多民族友好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她率子携孙先后保障了岭南地区近百年的安定局面。俚人是现今海南黎族及广西壮族的前身,也有一部分融入了其他民族中。

中国南方古代民族名。亦称“里人”。为百越的一支。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与僚并称,主要分布今两广及湖南一带,从事农耕,畜养牛犊,亦有狩猎。多巢居或洞居。穿贯头衣,椎髻。崇尚鼻饮。刻木以记事。崇信鸡骨卜。盛行蓄奴、劫掠和买卖奴隶。社会组织以峒为单位,首领称都老。善铸铜鼓,以高大为贵。其先民在汉时称乌浒,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部分融入汉族;部分迁入今广西西部,为今壮族先民;部分迁入海南,为今黎族先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