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73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曾先后入河南、山东巡抚幕府,助治黄河,积功以知府见用。后应外商之聘,弃官充当买办,也曾策划自办实业。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携款入京参加救济工作,以低价从俄军处购得太仓米赈救灾民,因此获罪,充军新疆,死于戍所。讲求实学,喜好收藏,《铁云藏龟》一书,最早将甲骨文公之于众。著有长篇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另著有《铁云存诗》(今人有点校本),诗风清新俊逸,工力深厚。 刘鹗1857—1909Liu E近代小说家。字铁云,别号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继承家学,通晓数学、医学、水利等学问。早年科试不第,一度行医、经商,后在河南巡抚吴大澂、山东巡抚张曜处做幕宾。因治理黄河有功,官至候补知府。后又弃官经商,八国联军入京时,他以贱价从俄军购买太仓粮转卖给居民,被朝廷处以“私售仓粟”罪,流放新疆而死。刘鹗生逢封建末世,但他反对革命,面对社会残败,绝望、焦虑之余,仍向朝廷提出自己的主张,幻想挽救危机。所著章回体小说《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在《自序》里说:“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可视为其创作动机。全书共20回,1903年始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上,十三回后续载于《天津日日新闻》。小说通过一个正直侠义的江湖医生老残的游历见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见解和力图挽救封建统治的政治主张。最成功之处是以生动的笔墨刻画了玉贤和刚弼这两个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人物形象。描写他们残害人民、滥施暴政,以揭示晚清吏治的黑暗及其统治下人民的悲惨命运。小说文字流利,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桃花山、大明湖、千佛山等自然景色的描写富于诗情画意;用烘托比喻的手法写白妞说书也向为读者称道。书中还出现了我国古典小说中少见的长段心理描写。其艺术成就在晚清小说中占突出地位。除《老残游记》外,刘鹗还著有科学著作多种。诗歌集为《铁云诗存》。 刘鹗1857—1909清末小说家。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官候补知府。喜西学,曾研究医术、水利学、数学等。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夺取孤本刘熊牌”不得,遂劾其“私售仓粟”,被充军新疆,翌年病死。作《老残游记》小说二十回,反映晚清社会现实,文笔颇生动。 刘鹗1857~1909近代小说家。原名孟鹏,字铁云,又字云湍,别署洪都百炼生。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少无意料科举,热心“西学”,对数学、医学、水利均有研究,并在上海经商行医。光绪十四年,因投效河督吴大激治河有功,授候补知府,八国联军入北京时,他向俄军贱价购买太仓储粟,以售给居民,后被劾私售仓粟,谪徙新疆而死。擅小说,为近代“谴责小说”主要代表作家之一。所作《老残游记》共20回,通过江湖老医生老残在游历中所见、所闻、所为,暴露清末官场黑暗和广大民众惨痛,表达个人对时局的见解及政治主张。该书文笔生动、景物描写细腻,并注意人物的心理刻画,具有较高艺术成就,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刘鹗清末小说家。字铁云,一字云湍,别署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少精算学,好读书,但放旷不守绳墨。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却无意于科举功名。后忽自悔,闭户岁余,乃行医于上海。尔后弃医从贾,尽丧其资。又钻研过理学、佛道、金石、水利学等。因在河南巡抚吴大澂、山东巡抚张曜处作幕宾时,帮办治理黄河有功,声誉大起,遂官候补知府。主张利用外资修铁路、开矿产,以扶衰振敝。因不得朝廷重用,后弃官再经商。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用低价向侵略军购买其所掠夺的太仓储粟,赈济饥民,被劾私售仓粟,获罪流放新疆卒。喜收藏金石甲骨,有《铁云藏龟》、《铁云藏陶》、《铁云泥封》传世。又擅长小说,以小说《老残游记》传名。全书20回,写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山东一带行医时的游历见闻和活动,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暴露了清末官僚政治的墨暗和广大民众的惨痛。小说描写技巧较高,“叙景状物,时有可观“(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回中对济南名胜大明湖、千佛山的优美风景作了出色描绘。描绘济南泉城特征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语即出于此书。另有数学著作《勾股天元草》《弧角三术》、治河著作《历代黄河变迁图考》《治河七说》《治河续说》、医学著作《人命安和集》(未完成)。诗歌创作《铁云诗存》由齐鲁书社出版。其诗清新俊逸,功力颇深,反映了作者的一些行踪和思想感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