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勤俭建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勤俭建国qinjian jianguo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在1956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它和党中央在1955年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是密切联系的。它要求人们在努力生产国家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要节约使用生产设备、生产原料,爱惜一切公共财产,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勤俭建国体现在勤俭办厂、勤俭办校、勤俭办一切事业上。它既包括大工程建设、新技术设备的引进,还包括诸如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更新原设备、提高生产率等方面。它反对不顾条件和可能、瞎指挥、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现象。它主张办一切事业都厉行勤俭节约的原则,让人民创造的财富最大限度地造福于人民。勤俭建国和勤俭持家应结合起来,造成一种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这种社会风气,无论是在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还是顺利发展时期,都应积极提倡。要使勤俭建国成为全体人民的指导思想,除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外,还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勤俭建国政治道德用语。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它是我党艰苦奋斗光荣传统在建设中的体现。勤俭建国就是要勤俭办一切事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国家财力物力有限,无论是搞经济建设还是从事其它各种事业,都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这一基本方针,在生产和建设事业中厉行节约,努力克服各个领域内铺张浪费的现象,让有限的财力、物力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发扬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仅是克服经济困难的要求,也是促进廉政建设,改善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关系的迫切要求。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