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均田租庸调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均田租庸调法

唐代制定的赋役制度。即以丁给田,按田产交租。丁每岁输粟2斛,称租; 岁输绢2匹,绫絁2丈,布加五之一,绵3两,麻3斤,非蚕乡输银14两,称调; 每丁1年役20日,闰加3日; 不役收布、绫之类日3尺,称庸。《资治通鉴·唐纪·高祖武德七年 (公元624年)》: “初定均田租、庸、调法: 丁、中之民,给田1顷,笃疾减什之6,寡妻妾减7,皆以什之2为世业,8为口分。每丁岁入租,粟2石。调随土地所宜,绫、绢、絁、布。岁役二旬; 不役则收其傭,日3尺;有事而加役者,旬有5日,免其调; 三旬,租、调俱免。水旱虫霜为灾,什损4以上免租,损6以上免调,损7以上课役俱免。凡民赀业分9等。100户为里,5里为乡,4家为邻,4邻为保。在城邑者为坊,田野者为村。食禄之家,无得与民争利; 工商杂类,无预士伍。男女始生为黄,4岁为小,16为中,20为丁,60为老。岁造计帐,三年造户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