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宗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宗室指同宗之人。先秦时也专指大宗之庙,《诗·召南采蘋》:“于以奠之,宗室牖之。”笺:“宗室,大宗之庙也。”秦汉以后又多指皇帝的宗族,《史记·秦始皇纪》:“(公子将闾)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 又清朝制度,仅有显祖塔克世 (努尔哈赤的父亲)的直系子孙始得称为宗室,因其系以金黄色带子为标志,故称黄带子。 宗室对皇族的称呼。又称皇族、帝宗、金枝玉叶、天潢等。《诗·召南·采苹》: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注: “宗室,大宗之庙也。” 宗室是指宗庙而言。又,《仪礼·士婚礼》: “若祖庙已毁,则教于宗室。” 注: “宗室,大宗之家。” 此处的宗室是指大宗之家而言。秦王嬴政称皇帝以后,宗室便用来称呼皇族了,如 《史记·商君列传》: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清代宗室是指开国皇帝努尔哈赤之父塔克地本支,塔克世的伯叔兄弟各支为觉罗。参见 “觉罗” 条。 宗室❶国君或帝王的宗族。 宗室原泛指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族人。清制,只有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得称宗室。因以系黄金色带子为标志,又称“黄带子”。革退宗室者系红带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