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恽代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161 恽代英1895—1931

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学家、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字子毅,湖北武昌人。五四运动时,为武汉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团结教育青年,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与萧楚女等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执行委员,后兼宣传部长及《中国青年》主编。次年兼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农部秘书。1926年出席国民党二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1927年春主持武汉军事政治学校; 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党的六届二中全会继续当选为中央委员,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30年任上海沪东区委书记时,被国民党逮捕,次年在南京狱中就义。著有《政治学概论》。

恽代英1895-1931Yun Daiying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字子毅。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1917年发起组织进步团体互助社。五四运动时,为武汉地区主要领导人。1920年发起创办利群书社。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安徽、四川等地任教。1923年到上海,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上海大学教授,主编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924年国共合作后,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兼组织部长。1925年参加领导五卅运动。1926年1月参加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3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官兼军校中共党团书记。5月,在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兼任教员。1926年11月到武汉工作,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常务委员,主持校务,并担任总政治教官。同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省政府委员、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兼职教员。在1927年4月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兼财务委员会委员、宣传委员会代主席。1927年12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中共六大后到上海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宣传部秘书长,主编党刊《红旗》。在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任中共沪东行动委员会书记。同年5月6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次年4月29日在南京遭杀害。

恽代英1895—1931

原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五四运动时,在武汉领导学生运动。1920年与肖楚女等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宣传部长、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等职。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在上海被捕,次年于南京被害。

恽代英1895—1931

无产阶级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字子毅,又名邃轩。湖北武昌人。1917年发起组织互助社。五四运动时领导武汉学生爱国运动。1920年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1926年国共合作期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并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教。1927年春,主持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兼湖北省政府委员,参加广州起义,担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秘书长。起义失败后转香港,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六届二中全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4月29日在国民党南京监狱壮烈牺牲。主要著作收入《恽代英文集》(1984)、《恽代英日记》(1981)。学生时代即重视“砥砺行为,敦进学业”,申明自己“是学哲学伦理学的人”。发表文章,宣传新思想,并草拟伦理学大纲。1920年以后转向马克思主义,开始用唯物史观探讨道德问题。认识到道德是随经济演化而演化的。阐述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伦理学的意义、方针和方法,以及在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他指出:“我们的修养,若能以群众事业为目的,一切陈腐的德目,都会显出他的真价值”(《怎样创造少年中国》)。指出道德高尚的人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有操守、有作为、能为社会谋福利(《怎样才是好人》)。深入地对比研究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对个人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指出个人主义学理上的根据是个体的存在为宇宙间唯一真实的存在,其余一切都是为个体的利益而生,即承认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得以个人为本位。相反,社会主义学理上的根据则认为人类是共存的,社会是联带的,个人的幸福必不可不求全人类的幸福,只有人群,只有社会才是唯一的自然的存在,才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中心(《论社会主义》)。对被压迫阶级的利益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被压迫者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必须团结起来去争取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反对虚伪和盲从。(《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还就恋爱、婚姻和家庭道德问题发表了许多见解,指出在经济制度未完全改造以前谈不上真正美满的恋爱和幸福的婚姻,并强调革命和工作高于一切,“因为贪恋任何事物,反而牺牲了正当工作,这只是愚昧的鄙夫,决不配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信徒”(《马克思主义者与恋爱问题》)。

恽代英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95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领导工作,主编《中国青年》。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0年被捕,次年遇害。抨击了形形色色的“教育救国论”,认为“教育问题正和一切问题一样,非把全部社会问题改造好了,是不会得到解决的”。这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