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愚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愚公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人物。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列子·汤问》。据传古时有位年逾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于门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就立志铲平这两座山。他的家人、邻里都来相助。每天,他们劈山运土,往返在渤海和太行之间,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讥笑愚公“愚蠢”。愚公对智叟说: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就派夸蛾氏的两个儿子,把大山背走了。这个传说反映了人定胜天和“有志者事竟成”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不畏艰辛精神的象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