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癌药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抗癌药抗癌药的作用主要是中止恶性细胞的增生,而对正常细胞的危害尽可能小。主要包括抗代谢药(即合成人体代谢所需的叶酸、嘌呤,嘧啶或核苷酸的拮抗剂),有丝分裂抑制剂和主要通过烷化作用损害DNA及其他亲核物质的烷化剂(如氮芥衍生物、氮丙啶和亚硝基脲等)。1984年根据5个美国主要医院使用抗癌药的实际情况看,一年23000例临床使用总剂量中,14%是烷化剂,22%是抗菌素,64%是抗代谢药物。发现烷化剂对人有致畸作用,已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常用的芥子、氮芥、环磷酰胺等对人有致癌作用。病人用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治疗会引起继发性恶性肿瘤——髓细胞性白血病和髓单核细胞性白血病。苯丁酸氮芥治疗乳腺癌则会引起急性髓性白血病,环磷酰胺引起各种继发性肿瘤,例如白血病和膀胱肿瘤。氮芥类药物在各种检测系统中也有致突变作用,治疗的病人引起染色体畸变。就诱发肿瘤来说,抗代谢药物是相对安全的,广泛应用于治疗妊娠性癌的氨甲喋呤,在治疗病人中的骨髓诱发了染色体畸变。用5-氟尿嘧啶治疗的病人其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稍有增高。抗癌药致畸和胚胎毒性的资料主要来自实验动物和人的病例报告。根据IARC工作小组报告,所有被检化合物均有较强的致畸或胚胎毒性作用。应用化疗40年来,国外关于化疗药对病人生殖的影响报道有几十篇,但未得到最重要的数据——妊娠与正常出生的数字。因此,不能得出化疗药对妊娠和致畸作用的肯定结论。但在妊娠头三个月接受化疗,有可能导致流产及畸形。氨甲蝶呤可诱发患有癌症的妇女流产,且有证据表明,起码有8名记录在案的母亲服用这种诱发流产的药物,生了有严重畸形的孩子,包括严重的多发性颅骨缺陷,耳朵畸形,生长发育迟缓、缺指、面部畸形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