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广569—618隋炀帝。华阴(今属陕西)人。本为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在太子杨勇失宠时,他以矫饰博得文帝信任,遂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乘父卧病之机,杀父自立。在位13年,大兴徭役,修西苑,置离宫,赋税繁重,荒淫无道。自幼好学善文,喜作草书,又工于绘画。曾编绘《古今艺术图》 (已佚),“既画其形,又说其事”。在东京洛阳观文殿后敕建“妙楷”、“宝迹”二台,以收藏古今法书、名画。大业十四年(618)南巡至江都(今江苏扬州),被宇文化及所杀。 087 杨广569—618隋亡国皇帝,即隋炀帝。文帝次子。604—618年在位。文帝时封晋王,与杨素、宇文述等勾结,谗害其兄太子杨勇,得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弑文帝继位。在位时,荒淫残暴,剥削残酷,先营建东都洛阳和西苑,大兴土水,修建宫殿。继又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无偿役使数百万人,严重破坏生产。再加征敛苛虐,兵役繁重,致“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终于激发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朝迅速土崩瓦解。大业十四年(618)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后世视为著名暴君。 杨广569—618隋朝皇帝。即隋炀帝。公元604—618年在位。隋文帝第二子。一名英,小字阿𡡉。开皇元年立为晋王、柱国、并州总管。八年,为行军元帅,统五十一万八千军南下灭陈。全国统一后历任太尉、并州总管、扬州总管,镇抚东南。突厥犯边,复为行军元帅,出灵武,无虏而还。及为太子,受命巡抚东南。仁寿四年(604年)乘父病,杀而自立。即位后,大兴徭役,开凿大运河,建东都洛阳,修建西苑,耗资甚巨。大业三年(607年),改十二府为十二卫。改兵府为鹰扬府,各置鹰扬郎将、副郎将统之。同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死者十之五六。四年七月,再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五年,以大猎为名,征伐吐谷浑,降伏吐谷浑部众十余万人,得六畜三十余万头,于吐谷浑故地设置了河源(今青海湖南)、西海(今青海湖西岸)、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南)、且末(今新疆且末)四郡,捍卫了西域的商路。自大业七年起,准备发动进攻高丽的战争。大业八年至十年(611—614年),三次东征高丽。前两次皆以失败而告终。第三次出兵,双方皆无力再战,议和收兵。十一年,再次北巡长城,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急召守令将兵赴难,围遂解。时各地农民起义已如火如荼,隋朝统治已土崩瓦解。十四年三月,于江都(今江苏扬州)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等缢杀。 杨广即“隋炀帝”。 杨广兴弟。初随赵普胜,后在宣州归附朱元璋,授左翼元帅副使管军千户,累积战功。后从沐英攻甘肃洮州,中箭身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