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打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打铳分类:【中国民俗】 在江西,狩猎俗称为“打铳”、“打猎”。专业猎户很少,多为业余猎手。捕猎的对象主要是虎、豹、野猪、山兔、鹿(野山头)、獾、貉、箭狸、黄鼠狼、狸猫、狐狸等野兽,以及野鸡、竹鸡、野水鸭等飞禽,其中以小型野生动物为主要捕杀对象。20世纪70年代后,虎豹等珍稀动物受到保护,严禁猎杀。 狩猎者通常要准备一条好猎狗和一杆好铳。安福县的狩猎狗一般都不用本地狗,而是从湖南攸县一带买回良种猎狗,新买回的猎狗,先要到土地和司命娘娘牌位前敬礼。猎铳又称作“神火”。铳造成时,造铳师高声祝赞:“开铳一千斤,走东,东打到;走西,西打到。”届时,猎人须办丰盛的“神火酒”及一封红包酬谢造铳师傅。 狩猎有大猎、小猎之分。三五人到十余人,猎犬十余只,活动范围从几里到十几里,专门猎取老虎、野猪等大型动物的叫“打大猎”;一人一犬,活动范围很小,专门猎取野鸡、兔子等细小野物的叫“打小猎”,有时又称作“打单趟”。狩猎的方法有“赶山”(围猎)、掏索、装钳、挖陷阱、放炸药、装运铳等。掏索是用苎麻拧绳结索,装上“机关”,系在兽类经常来往的地方,兽类脚踩绳索,立时被束。装钳则是用铁器做成两个半月形有锯齿的钳子,埋在山路上,兽一踩,钳子立时把兽脚夹住。挖陷阱是在野牛、野猪经常出入的地方挖成直径约1米,深度为2~3米的陷阱,井面上铺一层小竹子,然后铺垫一层薄泥土放上蔬菜或番薯藤之类的作物,野牛、野猪等贪吃便陷入阱中。放炸药主要分为“野猪炸”和“狐狸炸”两类。采用白硝等作原料,用纸包好后外面涂上猪油,看上去有药丸一般大,然后埋在常遭兽害的农作物田里,埋时用墨鱼作诱饵,兽类用牙一咬,炸药爆炸,立时毙命。装运铳则是把鸟枪装上火药、弹头或短铁头(又叫“铁角”),并装上“机关”,放在野兽经常来往走动的小路上,兽类一接触“机关”便被击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