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栉zhì梳篦等理发用具的统称。除实用外,亦常插于发际间作为装饰,后泛指妇女首饰。《诗经·周颂·良耜》:“其崇如墉,其比如栉。”宋朱熹集传:“栉,理发器,言密也。”《庄子·寓言》:“妻执巾栉。”汉史游《急就篇》“镜奁梳比各异工”唐颜师古注:“栉之大而粗所以理鬓者,谓之疏,言其齿稀疏也。小而细,所从去虮虱者,谓之比,言其齿密比也。皆因其体而立名也。”《说文解字·木部》:“栉,梳比之总名也。”清段玉裁注:“疏者为梳,密者为比(篦)。”《广雅·释器》:“梳、比䇫,栉也。”三国魏阮瑀《无题》诗:“白发随栉坠,未寒思厚衣。”《太平御览》卷七一四:“我嘉兹栉,恶乱好理,一发不顺,实以为耻。”梁陶弘景《真诰》卷九:“《太极录经》曰:理发欲向王地,即栉发之始。”宋王谠《唐语林》卷六:“长庆中,京城妇女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知’。” 栉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的梳子、篦子等梳理头发的工具,妇女们也用作装饰物插在头发中。《说文解字》中说:“栉,梳枇总名也。”其中的“枇”为篦的古字。古代将栉分为两种,梳的齿疏,而篦的齿密。东汉《释名》中就有关于栉的记载:“梳言其齿疏也,枇言其细相比也。”梳子的产生也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山东宁阳大汶口出土文物中就有一把新石器时代的骨质梳子,到了商代则有玉质的梳子。梳子的质地除上述骨梳、玉梳、木梳、象牙梳外,还有竹梳、铜梳、银梳等等。古代妇女多用梳子作为装饰品配戴于头上,宋代陶毂所著《清异录》中说:“洛阳少年崔瑜卿,多资而喜游冶,尝为娼女玉润子造绿象牙五色梳,费钱近二十万。”可见当时的梳子也可作为极昂贵的首饰来配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